(一)思政理论学习体系不够完善
思政理论学习体系薄弱是造成高校思政理论教育“上热中温下冷”现象的重要因素,思政理论学习缺少主线和抓手,个别党组织对待学习态度松散,学习成效层层减码,在党内外对党造成“务虚不务实”的不良影响。缺乏有效的思政理论教育,造成个别高校师生党员党性修养淡薄,党员领导干部滋生“四风”,学生党员被不良风气浸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扭曲,难以担当党和国家赋予广大党员的时代重任。
(二)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在理论体系把握和“融会贯通”地运用理论学习成果去指导实际工作上不到位,忽视理论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未深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对待理论学习只满足于片面地引用个别原理,不能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
(三)思政理论学习模式单一
思政理论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方面存在欠缺,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存在只要按照上级指示走,不犯原则错误,就会平稳度过的中庸心态,未将新思路、新方法落实在工作中。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学习模式,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论学习模式难以吸引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营造良好氛围,不利于思政理论学习的深入探索和广泛开展。
(四)思政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
未充分认识时代发展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日常工作开展局限于上传下达的简单方法和思路,对思政教育管理对象的差异性认识把握不到位,制定培养目标过于理想化,遇到困难挑战总想“一招吃遍天下”,对待思政教育局限于随波逐流、吃“大锅饭”,未能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因地而异,选择合适恰当的方式方法开展针对性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