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寓“孝”于亲的古今延续
 
更新日期:2024-12-22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先秦儒家强调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的道德意志都应在人的行为实践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先秦儒家强调了自我约束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条件下,人的道德意志都应在人的行为实践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这是最基本的孝道,从古及今,父母给予子女伟大的爱,子女如何回馈对父母的感恩,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孝经》劝诫作为子女应该珍惜自己的身体,四肢,头发,皮肤,不要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残毁和无价值的牺牲,我们的生命来自我们的父母,我们现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没有任何理由和资格去摧残自己的身体。在古代,古人尚且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珍惜身体可以说比珍惜生命都重要,保护好自己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生命的智慧,不仅是知道如何把握突如其来的幸福,更在于懂得如何应对意想不到的坎坷。然而在我们当今的烦躁社会里,很多年轻人扛不住社会的捶打和磨砺,便不惜以生命的代价自杀殒身,这其中不乏高学历人群,以丢掉生命为代价去回应社会,回馈自己的父母,不得不说是如此的愚蠢和无知,古人尚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道理,这样报答含辛茹苦将自己养大成人的父母不成了天大笑话了吗?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父子之道,天性也。”(《孝经·圣至》)天地万物,人类为尊贵,人类的一切行为,没有什么比“孝道”更为重要,这恰恰说明了 “孝道”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通人性,就在身边,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在诉说着“孝道”,我们每一次的嘘寒问暖都是对“孝道”的回馈。“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庶人服田力穑,当须用天之四时生成之道也,分地五土所宜之利,谨慎其身,节省其用以供养其父母”(《孝经·庶人》)父母老了,劝诫子女要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更应该竭尽所能给他们养老。“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孝经·广要道》)“宗庙致敬,鬼神着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感应》)作为一个普通民众,“孝”始终贯穿于民众的普通生活,从衣食住行到行为准则,“孝道”始终没有远离我们。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孝经·纪孝行》)为人子女,孝顺自己的父母要做到虔诚恭敬,对父母的饮食起居要尽心服事。父母不开心要使父母愉悦,父母生病了要带着忧虑去照料,父母去世了要竭尽悲哀之情料理后事。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双亲,我们的子女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自己的榜样作用更是传递这份大爱的关键。“相传春秋时楚国老莱子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斓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艺文类聚·孝引列女传》)这就是戏彩娱亲典故的来源;当我们无法阻止岁月带走父母的脚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到子女应该有的责任。“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 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孝经·丧亲》)小到一个普通家庭,大到帝王之家,面对亲人离世,内心的哀痛都是一样的,人心肉长,孰能无情,生养之恩难以报答,唯有遵敬心虔诚,恭顺对待去世的双亲,才能算尽到了人生在世应尽的本分和义务,才算是完成了作为孝子侍奉亲人的义务,这是《孝经》传递给普通民众最朴素而又深刻的道理。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寓“孝”于亲的古今延续

下一篇: 寓“孝”于亲的古今延续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