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特殊关系是有相应的职业伦理准则作为保障的,比如价值中立、保密原则等,但这些准则在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很难合理实施,高校心理工作者通常兼有教师的身份,有着教育学生的工作职责,在实践中发现,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如果刻板遵守咨询师的职业准则,可能无法保证咨询效果,更无法履行教育者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与义务,这种特殊的关系在某些情境下使得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陷入困境。
1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抗拒
高校心理咨询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在接待主动预约咨询的学生之外,还要处理由二级学院反馈的学生突发性心理问题,此类学生往往是在与辅导员、教师日常谈心谈话中表露自己的心理状况,却对进一步的心理咨询表现出排斥、抵触等反应,对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阻力。造成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高校学生对心理问题缺乏科学合理的认知,对心理咨询顾虑重重,担心心理咨询会让自己被贴上“精神疾病”、“心理有问题”的标签,甚至认为进行心理咨询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未来(王秀秀,2020)。
再者,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加之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很多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学业,对心理健康状况关注不足,即便已经表现出了严重心理障碍乃至有了明确诊断,家长们仍不以为意。家长们的顾虑同样来自于怕心理疾病的标签影响子女的未来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知,让需要心理咨询和干预的学生及家长配合校方工作、医院治疗史当下高校心理咨询从业者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2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定位存在问题
目前国内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业人才较为稀缺,高校的师生比例很难达到1:4000的要求。高校学生因心理危机未得到及时干预而触发的极端事件在近几年层出不穷,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讨论(黄希庭,2011)。各大高校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而不得不增设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等机构,这就造成了高校心理咨询的从业者的来源复杂的局面,其中主要包括:行政工作者,思政教师、心理学、教育学出身的教师、医务工作者兼任。虽然各有所长,但仍然存在从业意愿各不相同,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个人成长动机强度有高有低,难以共同合力成长(陈秋红,2018)。
心理咨询是一个咨询师与来访者心灵沟通交流的过程,二者的角色定位及行为标准在咨询过程中都是特殊的,但目前各大高校对心理咨询工作的认识各不相同,这造成了专职心理咨询工作者归属的管理部门各有差异,总体来说仍然缺乏独立完善的管理、培养、考核、晋升体系,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师在校内通常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思政教师、行政人员等多重身份,除心理咨询外,还有行政事务、学生工作、科研任务、教授课程等多项职责(窦立波,2014)。咨询者结束了教学工作后,需要进行咨询工作中,很难快速完成角色转换从上一工作环境中脱离出来,容易遭遇心理困惑和冲突,这会给他们造成工作和情绪困扰。很多高校学期初至学期中是咨询高峰期,咨询量直线攀升,学生咨询意愿强烈,师资力量不足,加之兼任课程,出现咨询教师加班加点,每天接待多个来访者,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使得咨询教师的个人成长被忽视。长此以往,不仅对咨询师的个人成长不利,更会严重妨碍咨询工作的效果(冯清梅,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