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我国城乡居民主观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更新日期:2023-10-16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浏览次数:36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城乡居民的利益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阶层分化日渐凸显。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城乡居民的利益格局也不断发生变化,阶层分化日渐凸显。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群体间在收入、声望和权力等方面的类别化促使社会阶层化趋势越来越突出。居民的阶层认同属于阶层意识或阶级意识的一部分,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实际行动。目前,国内关于公众的阶层认同研究较少,大多是关于城市居民或农村居民的单独研究,或单纯针对“西部青年”、“农民工”等小群体的研究,在研究的范围和深度上有待进一步扩展。
综上可见,阶层认同现状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对主观阶层认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依据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数据资料,具体描述了城乡居民的阶层认同现状,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并推论城乡居民阶层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城乡居民的主观阶层意识,来把握当代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阶层意识状况。


2、国内外关于阶层认同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关于阶层认同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有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方法主要是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社会学领域关于阶层认同的研究集中于制度、政策、关系、秩序、阶层结构以及利益问题等,主要是采用问卷法,或结合访谈法进行。而心理学领域则更多结合实验法进行,关注阶层矛盾、心理机制、阶层冲突等问题(Brown R.Group Processes,2000)。
2.4.1.国外相关研究
社会学领域有五个关于认同研究的理论脉络,分别是: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G.H.米德和符号互动论,舒茨和知识社会学,涂尔干和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和批判理论。通过这些研究的理论脉络,认同由哲学范畴扩展到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到20世纪70年代,认同研究在进行经验研究的同时也逐渐理论化,认同问题进入了主流的社会理论中。社会认同理论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成为阶层认同研究的重要理论框架(汤茜草,2012)。
可以简单地将国外的认同研究分为是三个视角:社会的、自我的和文化的。Tajfel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即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位置的感知;社会认同则是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同,更为强调群体成员间的共同特征;此外还有以斯梅尔为代表的文化视角,斯梅尔认为人们的意义与经验主要来源于认同,他强调文化是一个过程的结果,是一个集体成员得以在实际与建构、结构与行为互动中形成共有意义网络的历史过程(张立冬,2012)。Marshall(1988)认为,阶层认同表明了一种结构性意识、共同性和区别性的群体认同感情,即一种我们不同于他们的感知。Westergaard(1989)等人通过研究认为,阶层认同是通过阶层标签而产生的自我认同,表达了一种阶层团结意识(侯静、商立娜,2009)。Greenwood认为,社会认同表明了群体成员要做什么,一旦社会认同形成,个体的作用便微不足道。实际上,个体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形成阶层认同,例如个体可能通过观察其他阶层成员的行为,归纳出各个阶层的普遍特征,形成阶层认同。这一过程中的阶层认同的形成并不是来自于外群体比较,而是来自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刘峰,2008)。
在国外研究当中,更多学者强调了人们的主观认同。如Goldthonpe通过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地理上的社会流动描述阶层结构和空间,以此来研究阶层认同(Goldthonpe J H,1968)。David Weakliem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在1964——1970年间的选举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态度等随着阶级意识的变化而变化(David Weakliem,1993)。1949年美国学者理查德·山斯特开始使用主观自我阶级认定方法探讨美国的社会结构。Hodge和Treaman通过研究说明了人们的职业、受教育程度以及收入水平等个人特征因素对阶层认同具有影响(Hodge、Treaman,1968)。
2.4.2.国内相关研究
在国内研究中,关于公众阶层认同的研究较少,更多倾向于关注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刘欣,2001)。如李培林等人通过对城市居民的基层认同的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表现为一种明显的向下偏移倾向,也就是说,城市居民自认为处于社会中层的人偏少,而自认为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较多(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国内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对城市居民、农民工阶层认同、以及中间阶层认同和主观认同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比较赞同中层认同理论,如学者李强提出中层以上认同论,即城镇居民在改革开放后实际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多数人在阶层归属上趋于中层以上(李强,2000)。
此外,关于阶层认同还有其他角度的分析。例如学者李春玲通过1995年到2000年间对广东、海南、江苏等地160份访谈资料的分析,考察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分层意识,认为在一个结构化的社会中经济差异等级体系正在人们头脑中建构着,几个基本社会经济群体(或者称之为阶层或阶级)之间的区分界线在人们的意识中日益明晰化,收入财富和权力是促成这种区分明晰的最主要的因素(李春玲,2003)。而刁鹏飞通过对中国社科院的三次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多数公众认可并接受目前存在收入差距,相信机会平等,自认为处于社会的中间阶层。而且主观的阶层认同与公平意识相关,主观认同上处于中上层的人,更倾向于认为收入差距是公平的,机会是平等的(刁鹏飞,2012)。刘峰通过对甘肃成县的调查,研究结果是,收入财富,权利,职业,社会关系是划分阶层的主要标志;上层、中层的阶层认同比较强,而下层的阶层认同相对较差;本阶层的阶层认同和其他阶层认同在三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即在认知、情感维度上本阶层认同高于其他阶层认同,而在评价维度上其他阶层的认同高于本阶层的认同(刘峰,2008)。邓凌(2011)通过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研究,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比如失地农民问题、农民工问题、以及贫富差距等新的社会阶层问题。马广海认为社会转型以来,阶层存在意识经历了从潜伏期、萌发期到强化期的发展过程;与当前社会阶层结构特征相联系的阶层认同意识则呈现为两极清晰、中间模糊的阶层认同特征;较为突出的冲突性或对立性则是目前阶层集体意识的重要特征(马广海,2011)。侯志阳与孙琼如(2011)对整体青年、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阶层认同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青年认为自我在社会中的地位总体下移,并且出现“中间阶层认同”缺乏的问题,他们认为受访青年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年收入、年龄、政治面貌中的共青团员和群众、父亲的职业名望、家中藏书量、对生活状况变化的感知以及对影响事业成功因素的认识等是影响阶层认同的主要因素。谢颖通过对武汉市居民的阶层认同与社会意识进行研究,认为与反腐等政治性问题相比,各个阶层的居民更关心“民生”问题(谢颖,2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课题组(2002年)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城市公众的主观阶层认同呈现出“中间阶层认同”相对缺乏的特点。马继迁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小庙村的调查发现,影响村民阶层认同的主要因素有性别、个人月收入、家庭月收入、有产权住房数量、是否有小汽车等变量。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标准集中于财富类变量的现状,这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结果(马继迁,2012)。刘峰通过对甘肃省的抽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阶层对阶层认同的总趋势没有明显差异,下层的阶层认同显得差一点,收入财富、权利、职业、社会关系是划分阶层划分的主要标准(刘峰,2008)。翁定军(2010)通过“阶层位置——公平感——态度倾向——阶级意识”这一思路探讨个体的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等心理因素在阶级阶层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卢福营和张兆曙(2006)通过研究发现,村民的主观地位认同与客观地位分层在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各个阶层的阶层认同趋向于中间阶层。侯静把居民的主观阶层认同当做独立的心理事实,并发现公民个体的收入、权力、消费、职业、收入、性别、教育等个体客观因素以及居民的相对剥夺感、观念固着等主观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对居民的主观阶层认同产生影响(侯静,2010)。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城乡居民主观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 我国城乡居民主观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