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以对话教育理念促进思政课教学提问方式的优化
 
更新日期:2024-12-19   来源:   浏览次数:11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对话氛围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提问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运用亲和力的语言为对话的高效进行提供情感支撑,通过变换丰富多样的提问形式

 
 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对话氛围是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提问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运用亲和力的语言为对话的高效进行提供情感支撑,通过变换丰富多样的提问形式激发作为问答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最后综合多方面因素为教学提问选择恰当的提问方法,切实提升思政课的教学与育人效果。
第一,营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参与对话的师生主体地位是平等的,他们以主体人格的身份进行主体间平等的沟通、交流与对话。只有首先承认学生在课堂中的平等地位,消除学生上思政课的压迫感和紧张感,才能为思政课教学提问的有效进行提供“平等融洽”的课堂坏境。营造平等融洽的对话氛围,需要紧抓“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围绕学生。“围绕学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出发点,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所需、所惑、所喜”合理进行教学提问设计。首先,思政课教师围绕学生所“需”设置教学目标。明确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目标,引导其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理论与实践中推进其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情感、行为示范。其次,围绕学生所“惑”设计提问内容。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思想、情感和价值观都不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干扰。思政课教师要关心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学生社会现象的疑惑点,联系教材内容为学生释疑解惑,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社会事件,正确认识自身使命与担当。最后,围绕学生所喜展开教学。思政课教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学生“乐学、好学、善学”的方式进行讲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挑选新颖的提问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二是关照学生。“关照学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点。关照的前提是尊重,思政课教师不是权威,不是教学的中心,而是思政课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积极性、创造性,遵循学生成才发展的规律,承认并且赞赏学生的内在价值,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同时,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的需求,关心学生的实际困难,针对部分心理健康问题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切实帮助学生解难题。三是服务学生。“服务学生”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脚点。善于运用同理心,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思政课教师以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其近期的思想发展情况,对其思想矛盾、学习困难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从而逐步提升学生思想境界、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二,丰富提问形式,增强学生参与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致归属于“心理情感形态、思想观念形态、精神品格形态、行为规范形态”四种基本形态,思政课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形态的内容设置有“生气”、有“启发”的提问形式,以最大化提高课堂实际效果。其中,心理情感形态是最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形态,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心理情感发展过程,为思政课的“问—答”提供情感支持。一是打磨思想观念形态教育内容的提问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不同,不仅是为了传递专业知识更是为了借助知识进而传递背后的价值观念,而“提问”正是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价值导向作用的纽带。思政课教师可以选择相关价值导向的案例,担任“导演”或“演员”,让学生模拟表演短暂的小型话剧,之后教师据其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以问题链的形式层层深入进行提问。话剧表演不只是为了达到增强课堂感染力的目的,更是期望通过体验学习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进而揭示出蕴含的道理,由此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提升精神品格形态教育内容的提问形式。它建构于思想观念形态内容基础之上并在历经实践检验后对它进行了一定的升华,形成了“中国精神”。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纪录片、红色资源VR全景地图、革命纪念馆讲解视频等,以鲜活的故事形态让学生融入其中切身感受。在观看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对学生展开相关内容的提问,比如学习“焦裕禄精神”时,对学生提问:发生于何时,为何这样做,这样做对其本人、对人民、对国家有何意义和价值,以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做这几方面内容。三是改进行为规范形态教育内容的提问形式。这也就是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以对话教育理念促进思政课教学提问方式的优化

下一篇: 以对话教育理念促进思政课教学提问方式的优化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