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燕乐二十八调“变”与“闰”之研究
 
更新日期:2023-10-16   来源: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浏览次数:42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蔡元定的《燕乐书》已散佚。其中关于变和闰的记载可参见《宋史乐志》中的转录。从时间上看,最早王光祈在1934年《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王光祈

 
蔡元定的《燕乐书》已散佚。其中关于“变”和“闰”的记载可参见《宋史·乐志》中的转录。从时间上看,最早王光祈在1934年《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史》王光祈 著 1934年 中华书局版。]一书中,他称蔡元定所述的燕乐为“燕调”,而且认为“变”和“闰”分别位于目前认为的清角和清羽。王光祈的这一理论影响了近代对于“变”和“闰”的认识。杨荫浏在1952年《中国音乐史纲》[ 《中国音乐史纲》杨荫浏 著 1955年2月一版一次 音乐出版社。]一书中,将蔡元定的燕乐七声称呼为“俗乐音阶”和“清商音阶”,并将“变”和“闰”的律位放在了“仲吕”和“无射”之上,因“仲吕”和“无射”分别代表了清角和清羽两变声,这和王光祈的理论也一致,故也就是将“变”和“闰”放在了目前认为的清角和清羽之位。黎英海在1959年《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黎英海 著 1959年7月第一版 上海文艺出版社。]将蔡元定的燕乐七声同样称为为“燕乐音阶”,并认为“变”就是清角,“闰”就是清羽,故《汉族调式和声》一书同样将“变”和“闰”看作清和清羽。李重光在1962年《音乐理论基础》[《音乐理论基础》李重光 编1962年10月第一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声调式”一节中,列出了三种音阶,其中一种是“燕乐音阶”,由五正声加上清角和“闰”两个偏音组成,对于“闰”,在书中在括号中解释为“宫音下方大二度”。因而,“闰”在此被视为清羽。黄翔鹏在1985年由其撰写的《中国音乐词典》“闰”词条中,也将“闰”解释为首调的bsi,就是清羽。黄翔鹏在1986年《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中国传统乐学基本理论的若干简要提示》黄翔鹏《民族民间音乐》1986年第3期刊第12页。]一文,进一步进行了“闰”即清羽的解释,并将“闰”看做“同均三宫”理论中“清商音阶”的声名用语之一。在此以后,各种基本乐理教程中都延用了《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中的做法,即把蔡元定的燕乐七声称为“燕乐音阶”,把“变”和“闰”视为清角和清羽。
由于王光祈、杨荫浏、黎英海、黄翔鹏等著名学者的影响力,加上各种基本乐理教材的发行普及,一时间,“变”和“闰”分别是清角和清羽的观点基本成了定论,并为大家所接受。陈应时先生在研读蔡元定《燕乐书》中的“变”和“闰”时,认为“变”和“闰” 在蔡元定《燕乐书》中并非位于清角和清羽,而是位于变徵与变宫。他率先以王光祈的“燕调”理论为出发,提出了质疑并先后发表了《“变”和“闰”是清角和清羽吗?》、《再谈“变”和“闰”》、《“变”位于变徵“闰”位于清羽》、《一篇有助于解决“变”、“闰”争议的重要论文》、《<也谈宋代文献中的“变”和“闰”>读后》系列论文。陈应时先生在发表系列文章后,立即得到了学术界的呼应,其中有康少杰、郑祖襄、何昌林等学者公开发表文章阐述观点。但由于他们各自观点分歧,这一问题的讨论至今未曾停止。
变与 闰
各方关于变与闰的争论焦点 :“变”和“闰”分别是清角和清羽;“变”和“闰”分别是变徵和变宫;未有定论。首先否定王光祈观点的是陈应时先生发表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02期《“变”和“闰”是清角和清羽吗?》一文,学术界先后发表了许多文章进行讨论,何昌林先生在艺苑  1985  第3期发表的《王光祈释“变”与“闰”》和中国音乐学  1985 年第01期  《“变”与“闰”—与陈应时同志讨论》文章后,陈应时先生又在音乐艺术- 论1987年第01期《再谈“变”和“闰”》又对《“变”和“闰”是清角和清羽吗?》一文中 “四变为宫”以及“闰比雅乐变宫高24分音分”的解释进行了自我否定,但是,依然坚持“变”和“闰”分别是变徵和变宫,而非清角和清羽。王光祈认为《词源》“八十四调”音阶中的两个变音是写错的,把“仲吕”当成“蕤宾”、把“无射”当成“应钟”。即认为“八十四调”的音阶是燕乐音阶的fa和bsi,而不是燕乐音阶中的#fa和si。陈应时先生对“变”和“闰”的解释是:“变”和“闰”并没有越出二变(即变徵、变宫)的范畴,认为 “变”和“闰”就是#fa和si。这虽然和《词源》、《事林广记》以及《梦溪补笔谈》中的记载一致,但是,却对蔡元定的“七声高下之略”的原文解释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观点看,笔者认为有必要讨论一下,在中国乐学理论中是否存在燕乐音阶理论,这是对 “变”和“闰”研究有无意义的开门锁。(1)首先,从历史文献看调式的发展。汉代以前,宫调式音阶特点是半音位置在四、五度与七、八度之间,这种音阶特别是在祭祀天地祖先的“雅乐”始终占据优势,所以后来把他叫做“雅乐音阶”,又称“古音阶”,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称为“祖调”。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大量被宫廷接纳,乐府音乐中逐渐为一种不同于雅乐音阶的新音乐的新音阶所取代。其宫调式音阶特点是半音位置在三、四度与七、八度之间,类似西方自然大调式的音列结构,这种音阶在南北朝流行的“清乐”中曾广泛运用,故称为“清乐音阶”黄翔鹏先生称其为“新音阶”。《随书·音乐志》载郑译论乐调说:“今乐府黄钟,乃以林钟为调首,矢君臣之义。清乐黄钟宫,以小吕为变徵,乖相生之道。今请雅乐黄钟宫以黄钟为首,还用蕤宾为变徵。”[ 《中国音乐史纲》259页 杨荫浏 著 1955年2月一版一次 音乐出版社。]此文献解读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这段话可以列下表说明:
雅乐律吕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古雅乐黄钟宫 宫 商 角 变徵 徵 羽 变宫
清乐黄钟宫 宫 商 角 清角 徵 羽 变宫
清乐律吕 林 夷 南 无 应 黄 大 太 夹 姑 仲 蕤
隋雅乐林钟徵 徵 羽 变宫 宫 商 角 变徵
从上面的文献以及表格可以看出,郑译是为了维护雅乐地位对清乐音阶的一种批判,“矢君臣之义”是对雅乐徵调音阶类似清乐音列结构的一种礼仪否定;“乖相生之道”是对“清角”(郑译仍然称变徵)的否定。这段话是郑译于开皇八年(公元588年,我国的隋朝初。)对苏夔说的,这段文献虽然在主题上谈的是音乐观点,但是,起码可以证明中国古代从公元588年起,已经出现了“清乐音阶”音阶。关于燕乐(我国隋、唐至宋代的宫廷中饮宴时,供娱乐和欣赏的,也称“宴乐”)理论的文献见《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62页 沈括(宋) 著 2014年10月第一版 新世界出版社。]:“外国之声,前世自别为四夷乐。自唐天宝十三载,始诏法曲与胡部合奏。自此乐奏全矢古法,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燕乐)”。这段文献从表面看,雅乐、清乐与燕乐是区分得非常鲜明,似乎燕乐音阶已经存在。但是,仔细阅读后,其中并没有说明三者区别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是音乐风格、演奏形式还是乐调有明显不同。好在沈括在此话前说:“隋柱国郑译始条具七均,辗转相生,为八十四调,清浊混淆,纷乱无统,竞为新声。自后又有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复条理矣”。[ 同上。]这段文献提前说明了七声(包括变声)的任何一声在十二律上相旋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一共形成有八十四调的可能,从而产生“犯调”、高低八度音等多种可能,因此,沈括说:“犯声、侧声、正杀、寄杀、偏字、傍字、双字、半字之法。从、变之声、无复条理矣”。此话显然是对郑译确定七韵,辗转相生,创立八十四调后的复杂无序性的一次批评,因此,沈括自己总结:“以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燕乐)”。通过前面的文献看:“合胡部者为宴乐(燕乐)”这句话是要想从音列结构分出燕乐的特点。就此段文献可以看出燕乐音列独立存已经有了初步依据。依据以上几段文献可以看出,雅乐音阶、清乐音阶以及燕乐音阶是存在的。(2)其次,从燕乐二十八调中的宫、商 、角、羽四调的音乐作品看,并非是一种音阶体系,也就是说二十八调中的音乐作品,即可能是雅乐也可能是清乐或燕乐。从祖调(古音阶即雅乐)看,宫、商 羽 变宫四调,其中宫、羽两调是古音阶系统的宫、羽两种调式;商、角两调则是指清乐音阶系统的徵、角两调或者燕乐音阶的宫、羽两种调式。请看下列谱例: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燕乐二十八调“变”与“闰”之研究

下一篇: 燕乐二十八调“变”与“闰”之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