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但其核心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长期以来,文艺往往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广大人民在文学领域中则一直处于边缘性地位。中国步入近代社会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整个民族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之中,一方面是帝国主义的暴力掠夺,另一方面是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真正意识到要实现民族解放与独立,重要的是国民思想的解放,文艺以其能够发挥独特的精神力量作用,便成为启蒙国民的重要手段。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诚如本雅明所说,法西斯主义利用文艺来宣扬战争美学,“而共产主义则用艺术的政治化对法西斯主义的做法做出了回应”,在中华民族的现实革命斗争下,知识分子打破以往文艺为贵族享有的特权,以及由此带来的文艺不能为国民所接触而产生的“神秘性”,积极推行文艺的大众化之路,文艺承载着启蒙国民与民族解放的历史含义开启了“人民性”的内涵。
自五四时期以来,知识分子提倡建立“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倡导白话文革命,“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立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立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通过变革文学的表现形式,从而使其更容易为国民所接受。同时,知识分子积极向外寻求资源,西方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作品一时被介绍进来,成为他们学习和借鉴的精神资源。知识分子在推动文艺大众化的道路上,密切了文艺与现实、与国民的联系,但也由于过分推崇外国文学形式,实际上脱离了大众生活的实际情况,而且,由于没有真正接触大众生活,知识分子与人民大众始终存在着隔阂。
到延安文艺发展时期,真正解决了以往知识分子与大众实际上相脱离的问题。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如何处理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从而凝聚革命潜力,事关革命的兴败,在1942年召开的文艺座谈会这一关键性会议后,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才真正密切结合起来,毛泽东在会议上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讲话》明确了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即为广大工农兵群众;同时明确了如何服务的问题,通过“普及”与“提高”的方式,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在“提高”的目标中最终推动人民文艺的整体发展,“按照周扬的观点,延安文学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五四文学运动’没能‘与工农兵群众结合’这一‘概念而根本的问题’”,《讲话》树立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此后文艺工作者不断反思自身,自觉坚持文艺的“人民性”这一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