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教学学时不足
机械设计类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几门基础课程,实验课程是课内实验,包含在课程的总学时内,在新工科等教学需求的推动下,课程整体学时缩减,实验课程的学时也相应压缩。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学时由12学时调整为6学时,实验课程的有效开设面临严重挑战。
2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有限
在实验教学总学时的限制下,实验项目的开设只能满足基本的教学任务,多数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创新新、设计类实验比例很低,该类实验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但是对实验教学的学时要求较长,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发挥好实验课程的作用。
3实验设备陈旧缺乏真实感
实验设备依然沿用十年前的相关设备,与现有企业生产实践所用设备脱节。实验教学用设备缺乏真实感,导致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如减速机拆装实验,实验所用减速机虽然能够体现减速机的整体构造、传动方式,但在加工精度、配合尺寸、零部件细节等方面较为粗糙。
4实验教学模式单一
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面向全校,每年大约有40个班级开设实验课程,在缺乏资源和先进教学手段支撑下,依然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学生依据实验指导教材完成实验的方式开展。在有限的学时内,教师讲解示范占用了近一半时间,学生在面对设备时只是按照流程进行操作完成任务。
5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践知识薄弱
工科技术的掌握与应用提升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课上调研,多数学生对机械设计类课程内提到的零部件,如皮带、齿轮、凸轮、曲轴等没有见过实物或没有仔细观察过。甚至对最为常用的螺栓螺母都没有使用过,这就造成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及实践能力的相互脱节,给实验教学开设的效果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