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更新日期:2022-06-10   来源:   浏览次数:1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世界

 
 (一)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社会思想意识纷繁复杂,诸如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一些错误思想观点伺机而动,妄图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妄图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妄图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妄图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面对中国的日渐崛起,各种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加紧对我国的渗透遏制,不断调整策略,妄图争夺地位和人心、妄图颠覆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在此背景之下,加强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用党的百年历史,证明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牢固树立学生社会主义认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有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②。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理想信念是人生道路的重要航标,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找准成长方向,才能不断迸发出前进的动力,才能行稳致远。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我们党从“中共一大”时期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到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从领导人民艰苦革命到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到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先进的拥有世界上最全的工业体系的工业国,无不体现着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中,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党史教育,大力发扬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有利于让青年学生始终坚持为国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奋斗的伟大理想。
(三)有利于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统一体,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道德情操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对人的道德行为起着支持作用。古语有言:“罪莫大于无道,怨莫大于无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培养青年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毛泽东要求全党同志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邓小平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大公无私、服务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江泽民要求党员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加强道德修养和党性锻炼;胡锦涛强调领导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③。在党的百年历史中,涌现出了李大钊、方志敏、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沈浩、杨善洲、张桂梅等无数可歌可泣、不怕牺牲、肯于吃苦、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道德楷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党史教育,大力弘扬共产党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培养文明高雅、敢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受人欺凌的悲惨境况、改变了中国老百姓悲苦的生活境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是我们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我们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持续不断的奋斗,必须培养年轻一代的奋斗精神。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下一篇: 党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