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范围偏窄:重少数毕业生意愿,轻多数校友需求
重视杰出校友的现象在很多高校都是屡见不鲜的情况。经调查发现,首先大多数省属高校对于已毕业的学生来说,更偏向于重视那些优秀的,杰出的即相对而言较少的那部分人群,对于大部分普遍的一般毕业生关心则较少,甚至是毫无关注。其次,一般高校在应届毕业生毕业的当年会由学校及学院招生就业处、导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等对他们进行就业数据统计,这是针对所有应届毕业生而言的一项工作。而在毕业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学校在对已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信息统计和追踪时就只过度关注于那些重要的接触的校友,对他们进行一个就业情况追踪,但对于就业情况比较一般的学生则几乎没有任何的反馈,甚至在他们再次就业求职需要母校进行帮助时也很难得到回应。
(二)时限较短:重短期信息采集,轻长期跟踪反馈
各省属高校在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保障和信息统计时,过分重视短期的结果而轻视学生长期的就业发展情况。首先,根据访谈结果发现,不少高校在其应届毕业生毕业季当下的两个月给予高度关注,为学生开展各种招聘宣讲,利用教师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帮助学生求职,并且对在找工作方面有困难或屡屡碰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但是这种现象仅仅只限于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后的那几个月,等到新的教学周期开始后这种关于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就寥寥无几了,并不存在一种根据学生长期发展规律而设定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模式。其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不少学生在毕业时因为学校学院及辅导员的催促而草草地签署了一份就业三方协议交差,等到毕业后又重新寻找自己满意的工作,正是这种严重的重视短期结果,轻视长期发展规律的现象导致了高校在学生就业管理问题缺乏长期的追踪反馈机制。
(三)定位不明:重整体量化考核,轻个性化服务引领
注重对大学生就业的管理,忽视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功能是多数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首先,高校的领导层对大学生就业管理的认识不足,听令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就业数据的要求,为了就业率而去统计就业率,忽视了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管理的规律。行政作风过重,领导只顾完成其自身的政绩,并不考虑的学生实际就业需求和遇到的就业困难。其次,我们经调查发现,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管理上均存在这种重管理职能,轻视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职能。各个学院往往只根据学校招生就业处下发的指令来对当年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就业求职情况的数据统计,辅导员也只顾统计自己工作考核所需的学生就业数据,即要求已落实工作的学生签署三方协议交给学校。这种为了达到某就业率而近乎强迫性质的就业管理,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则根本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