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艺术的风骨与尊严是毋容置疑的,稳定的结构,深刻的内涵,严谨的主题,使其有足够的资格端坐高堂。然而,正是这种端庄严肃,不苟言笑的特质,使精英艺术或主动或被动地与人民大众沟通缺失,与人民大众渐行渐远,以致在后现代艺术的强力冲击之下,凸显出与人民火热生活的疏离感。
(一)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是人们对精英艺术疏离感的浪漫性表达。
精英艺术曲高和寡的状态,与精英艺术的圈子固化有关。精英艺术的严谨性、使命性、原创性、深刻性特征,使精英艺术家习惯于思考那些源于生活但却不针对某一个具体生活的抽象问题,以致能解读精英艺术内涵的人,可能只局限于接受过长期艺术教育,具有“套路”性艺术理解能力的人。这种理解与被理解的共情性需求,造就了狭隘的高高在上的传统精英艺术圈。在这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内,作品的产生、作品的评价、作品的流通,都是“圈内”的事情,这个圈,就是隔绝“圈内”人与“圈外”人的屏障,以致圈内热闹非凡,洋洋得意,圈外寂然无声,“曲高和寡”。
精英艺术曲高和寡的状态,也是精英艺术的消费成本决定的。艺术历史在后现代之前,一直是精英艺术的历史。艺术一直被“富养”,是骄傲的公主,是高雅与高贵的代名词。以致平民百姓在潜意识里都知道,艺术与自己无缘,艺术是达官贵人的专宠。
精英艺术的曲高和寡,还在于精英艺术客观地营造了远离人民的神秘氛围。高大上的展馆,静谧的环境,高深莫测的内涵……
严谨的圈子、高昂的价格、神秘的氛围,无一不在显示精英艺术远离大众的内在诉求。在这个意义上,精英艺术在百姓的意念中,由“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无奈,也逐渐演变为“井水不犯河水”的冷漠。
(二)语义丢失
精英艺术的语义丢失,与精英艺术的思想内蕴性有关。思想内蕴,或许是艺术浓缩的必然,也或许是艺术家的主观故意。从惯性思维看,精英艺术家更容易习惯性地将主题藏于不易察觉的图像机关和细节里,以等待观察者的智慧发现。这种精英习惯等于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增加了一层思维转换的程序,使得艺术思想变得更为模糊暧昧。倘若观察者的智慧点没有与艺术家的表达点连接上,这种“寻觅知音”式的游戏就没法完成,于是形成语义丢失和沟通断裂。
精英艺术的语义丢失,也与精英艺术追求的“雅”态有关。“精英艺术家们乐于把艺术欣赏变成为一种学术,或者把艺术欣赏变成为一种参禅,一种需要漫长修炼且需要悟性和灵气的修行。当解读精英艺术需要一个天路式的学习过程时,精英艺术即处于语义的半丢失状态”。当精英作品在艺术馆展出时,其语义丢失可能表现为两种状态,其一是,观察者的思维还不能和创作者一个层面,达不成共鸣;其二是,观察者的思维预期过于复杂,对作品进行过度的解答,导致共鸣错位。一副《蒙娜丽莎》的微笑,美则美矣,然若让大众做具体的解读,怕是没有人不担心自己的解读功夫,就怕自己的语言配不上“世界名画”的高贵地位。当艺术语言走向神秘的时候,大众观察者因为惧怕失败,必然弃之不语,免开尊口。
精英艺术的语义丢失也表现为评价的尴尬。在精英艺术史上,同样的作品,在精品与平庸之间倒转的现象并不少见。就像梵高的作品,身前无人问津,死后价值连城。艺术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本来符合艺术“雾里看花”的感性特点,但如此的反转,也难免消解普通大众的精英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