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研究的着力点、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走向
 
更新日期:2022-06-13   来源:   浏览次数:11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纵观国内坐月子的研究状况,成果数量不断增多,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都表明关于我国坐月子研究的整体水平有

 
 纵观国内“坐月子”的研究状况,成果数量不断增多,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不断丰富,研究成果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都表明关于我国“坐月子”研究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近年来,“坐月子”研究的着力点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侧重于从不同的视角对其文化内涵和意义进行阐释,强调将这一文化事项置于家庭关系和社会结构中进行考量:关注对传统文化惯习的批判性继承、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地方性知识与科学的普遍性知识两者关系的理性探讨。关于“坐月子”的研究已经衍生出多个交叉学科,“多学科、多视角、多种方法”的特征明显,但细细梳理,还存在以下可以突破的地方:
1.从象群体来看,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现有的研究多数将产妇视为一个笼统、含混的总体;涉及问题宽泛、缺乏针对性,鲜有按照民族、区域、职业等维度将产妇进行细分,在为数不多的亚群体研究中,研究对象集中为城市白领、高校教师、有独立医学体系的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这与“坐月子”受到不同时代、地域和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演变出了多种内容和形态的现实不相符。诚然,由于缺乏精确的来源、形成原因和相关的类型梳理,再加上“坐月子”本身是一内容庞杂的文化事象,想对其进行全面呈现的可能性不大;但今后的研究应该关照民族、地域、时间、群体等维度的影响,不断提高研究的精细化水平。
2.从研究视角来看,单一的生物视角日趋多元化是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明显特征,认真析理已有的研究视角,还存在学科交叉融合是否适度的问题;不少研究仍然存在简单地将“坐月子”等同于“产褥期”、存在视角含混的问题。本文认为,关于“坐月子”的议题,可以采纳人类学整体论、文化相对论和医学人类学的生物-文化视角,既要注意避免将生理-社会视为一个两元对立的存在,也要防止抹杀两者间应有的界限;既要强调“坐月子”的意义具有普遍意义,也要重视其具体的、地方化的、受到文化情境限定的特殊意义;既要分析生物或生理的因素,也要分析其社会文化因素;既要关注共时性问题,也关注历时性问题;不断推进研究的系统性。
3.从研究者的立场来看,已有的研究大多采用案例分析、文献研究、定量分析等客位研究方法;而站在女性作为生育主体的“局内人”角度来科学阐释这一文化现象的研究较为少见;不利于深入挖掘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们,以及女性作为生育主体在态度上、实践上可能存在的差异。据此,人类学的主位研究偏好、对意义及情感的准确阐述正好能契合提升现有研究深入性的需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研究的着力点、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走向

下一篇: 研究的着力点、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走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