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经济 » 正文
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诗歌意象
 
更新日期:2022-06-14   来源:   浏览次数:14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诗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由景而发或由事而发的一种表现,诗人对事物的理解高度就是从意象中表现出来。意象派创始人埃兹拉庞德说过:意象是理

 
 诗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由景而发或由事而发的一种表现,诗人对事物的理解高度就是从意象中表现出来。意象派创始人埃兹拉·庞德说过:“意象是理智和感情刹那间的错综交合。这种突如其来的‘错综交合’状态会使人顿时产生无拘无束、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也会使人产生在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面前所体验的那种豁然开朗、心胸舒畅、精力弥满的感觉。”从中可以看出意与象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浑然一体。但在两者的关系上,意始终是占据上风地位,意为本质,象为外在表现形式。那些被描述被借用的客观事物只是一种外在形式,而由此发出的情感才是诗人所追及的。诗歌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构成因素。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但部分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元素也作为诗歌意象,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象征物,比如在大凉山彝族诗歌当中经常出现的口弦、披毡、色彩和猎人。
吉狄马加的诗歌是多元化的、不仅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同时也不断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但其诗歌总是着眼于本民族文学的拓展。“无论吉狄马加对外来文学的营养怎样地多元吸收,总是着眼于本民族文学的拓展。虽然在观念、感情、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少转换,但总与他的民族千丝万缕地联系着,在深层里打着自己的‘民族性’的烙印。我们还可以从其变幻的色彩中透视出他的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气质和心理素质。”民族传统文化是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的灵魂,吉狄马加诗歌中运用的独特意象,植根于彝族传统文化当中。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它又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了传统民族文化。诗歌当中的意境、意象、审美体验、表现形式、独特的文学表达方式以及诗歌内容等都有其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特有的情感特征。吉狄马加的诗歌植根于彝族古老文化的沃土之中,诗中的意象都可在彝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传统里找到相应的事物(物象)。隐喻和象征也是吉狄马加诗歌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诗歌的美学特征、语言的基调、意象的选择与组合和色彩搭配都偏向沉重、忧郁的基调。这样的叙述方式表现形式与吉狄马加的文化背景与身后的民族文化有关。在《黑色河流》中,我看见人的河流/正从山谷中悄悄穿过/我看见人的河流/正漾起那悲哀的微波/沉沉地穿越这冷暖人间/沉沉地穿越这神奇的世界/我看见人的河流汇聚成海洋/在死亡的身边喧响/祖先的图腾被幻想在天山/我看见送葬的人/灵魂像梦一样/在那火枪的召唤声里/幻化出原始美的衣裳/我看见死去的人/像大山那样安详/在一千双手的爱抚下/听友情歌唱忧伤/我了解葬礼/我了解大山里彝人古老的葬礼/(在一条黑色的河流上/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河流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一个原型符号,承载了重要的文化功能,激发了诗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诗意想象。所有文明的伊始,都有一条母亲河,那是人类灵魂的寄托,这样一条母亲河可以流向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何肤色,说着何种语言,这条河都会流进他的心里”。在这首诗里“河流”的意象不再是历史文化符号,在这里诗人以“黑色的河流”,形容彝人古老的葬礼的悲壮场面。黑色象征刚毅坚韧,同时也代表着庄严肃静以及悲怆。 “从山谷中悄悄穿过”, “漾起那悲哀的微波”。“黑色的河流”,表现了彝人对于人生的一种庄严沉重的自觉意识和悲壮的哀号。而在这条黑色的河流上, “人性的眼睛闪着黄金的光”, 这里的“金光”, 是对彝族人尊重祖先、尊重历史的生动展示。他们不仅有顽强的生, 还有安详的死, 生也认真, 死也认真, 对生死存亡都能郑重处之。另外,黑色是彝族色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色”赋予的民族性的基调和意象。彝族是一个偏向忧郁气质的民族,再加上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传统彝族的文化里,严肃而忧郁构成了彝族的民族性特征。“忧郁的色彩是一个民族内心深沉民族的灵魂显像,它很早以前就潜藏在这个民族的心灵深处”。深受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吉狄马加的诗歌就自然地走向了凝重、深沉、忧郁以及悲怆的审美情调。无论是从诗歌当中的文化韵味,还是审美情调、意象的组合,都形成了吉狄马加独特而稳定的诗歌传作风格。这种风格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诗歌意象

下一篇: 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诗歌意象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