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
 
更新日期:2022-06-14   来源:   浏览次数:1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学校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或在劳动中进行的综合性育人实践,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而言,其道德意蕴主要表现在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合作素养、增强学

 
 学校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或在劳动中进行的综合性育人实践,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而言,其道德意蕴主要表现在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合作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
(一)培育学生的主体性
劳动是专属于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确认并创造着人之为人的类本质,彰显着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活动所应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人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校劳动教育想要培育学生的主体性就需要激发并呵护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相较于一般的知识文化教育,劳动教育更加强调参与主体的自主探索和主观体验,需要教师摆脱在知识教育中的权威者和管控者角色,转变为劳动教育中的平等参与者、引导者、协调者角色。在劳动的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分工协作、总结评比等诸多环节,教师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样能够调动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成为自由自觉的主体就会更加主动地在劳动中投入体力、智力和热情,进而更具创造性地应对和解决劳动中的常规问题和突发状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自己作为主体的力量感和价值感,由此引发对劳动价值和自我价值的体悟与欣赏,这些积极的心理体验对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压抑或损害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情形屡见不鲜。比如强迫违反纪律的学生去从事一些劳动以弥补他们的过错,如此一来,劳动就不是育人活动,而是一种惩罚手段,从事劳动的学生也不是自主自觉的主体,而是被改造的对象,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在劳动中得以生成和体现,反而在异化的劳动中被压制和消解。在其它的学科知识教学中,教师通常作为知识垄断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处于依附地位。在教师的严格管控之下,学生既没有主体意识,也没有主体能力,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又进一步确证教师管控的必要性与合理性。由此不难看出,通过劳动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不仅有利于彰显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而且有助于改善整体的学校文化氛围,增强学校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
需要指出的是,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要消解教师对劳动教育的引导、协调和评价职责,放任学生不受任何规则约束而自由活动,而是需要学校和教师转变传统的管控思维和举措,采取适当的引导和激励措施,在有组织、有计划的劳动教育中,为保护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性提供稳定的制度支持。
(二)提升学生的合作素养
合作素养被认为是新时代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需要“学生个体能够在认同小组或团队目标及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承担分内职责,并本着互尊互助的原则,通过与团队其他成员间的平等协商,灵活地作出妥协、解决分歧或问题,实现共同目标,促进共同发展”。透过这一表述不难看出,目标认同、分工担责、互尊互助、平等协商、协作共进是学生合作素养的几个关键要素,劳动教育想要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也离不开这些要素,换句话说,增强学生的合作素养是学校劳动教育的应有之义。劳动教育中的合作关系不仅要建立在学生之间,也要建立在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产生示范效应,也让学生之间的合作更为顺畅。在制定劳动教育目标、进行任务分解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进来,这样既能够增进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理解和认同,也能够让学生对自己在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责任有进一步的体认;在完成劳动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劳动者身份积极参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尊互助、平等协商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协作共进的育人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

下一篇: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道德意蕴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