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融合体育教师特殊课程学习与实践是培养融合体育教师的基础。根据我国学者提出特殊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十三个能力指标中,我国融合体育教师在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能力指标外,还应具备其中6大指标,分别是:特殊体育通识性知识、特殊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特殊体育教学与指导能力、实践性知识、职业理念与态度、对残疾学生的鉴定与评量、对待学生的态度与行为。高校开设特殊体育课程以六大指标指标作为培养融合体育教师标杆,开设此类特殊体育教育课程若符合上述指标,即可为培养融合体育教师奠定基础。
1课程内容解读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深度解读。某师范大学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开设特殊体育教育课程选修课,共计16周,32学时,是一门涵盖多类特殊需要人群体育需求服务的基础课程,课程主教材选用我国学者吴燕丹编写的《特殊需要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该课程不仅为预备进入特殊体育教师提供有关个别差异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适用于随班就读中融合体育课程的分层次教学。从融合体育教师专业人才角度出发,培养具备满足残疾学生体育需求的特殊教学能力,贯穿特殊人群特点与体育需求及如何进行正确指导等,为体育教师认识特殊需要学生、增强融合意识、学会融合体育活动设计等起到作用。在拓展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融合体育教学活动的同时,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与思考的活力体育课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新时代体育思想背景下适应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我国适应体育的新发展趋势。而融合体育教师的培养除专业发展,还需要学生关注自我能力拓展,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程目标的呼应。
2课程培养目标
《特殊需要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课程以表1中所提及的五点内容为培养目标。系统掌握各类残疾人身心特点与运动指导基本方法;学习残健融合体育活动的组织与赛事活动;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与应急处理措施,以及体育助残志愿服务管理;树立高校学生对待特殊群体平等、共享、友爱观念;学习对特殊群体的基本礼仪与技巧。在《特殊需要人群体育服务与管理》课程培养目标的框架下,严格践行课程目标,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拓展内容的选择以课程内容为基本点,以融合体育教学目标和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为依据,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