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低的成因分析
 
更新日期:2022-06-15   来源:   浏览次数:7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将创业能力看作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后的第三种能力,并

 
  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将创业能力看作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后的第三种能力,并称其为“第三本教育护照”。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校要改变就业教育传统,变就业教育为创业教育,由为用人单位培养技术骨干,变为培养自主创业者,由培养“将才”变为培养“帅才”,由就业教育转化创业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苏海泉等对2827名大学生的调研来看,大学生面对自己的创业前景显得信心不足。有42.6%的大学生感到“有压力”,32.8%的大学生感到“迷茫”,5.2%的大学生感觉有“赌博感”,三项所占比例合计为80.6%,而对自己创业前景“自信”的比例仅为16.7%。笔者对2481名学生,其中高职院校学生901人,普通本科生1580人,进行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在创业“会考虑是否要开办自己的企业”问题中,普通本科学生16.9%表示有意愿创业,而高职院校学生29.74%的人表示有意愿创业,远远高于普通本科生。从在自我效能感分析显示,普通本科学生得分是24.86±6.12,略低于高职院校学生25.05±6.23。面对挑战性和竞争性的创业活动,创业自我效能感高的,创业意愿也高。
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低,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客观方面:一是创业的资源不足,创业需要项目、资金、场地、人员等外部资源,这些创业资源的获取必须靠自已积极争取才能取得,创业所有外部资源不足,创业者自然缺少自信;二是创业需要时间,大学期间主要任务是学习,平时学习负担就比较重,出现学业与创业时间方面的冲突。主观方面:一是创业的能力不足,创业需要懂市场经营,需要懂与创业项目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如开奶茶店,自已不会做奶茶的配方,想开也开不起来;二是冒险精神,创业要冒风险,创业失败不仅投资收不回,还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三是虽然看到社会上很多人创业成功,但看到更多是的创业失败教训,挑战自我,走向市场去竞争,实力不足,如何在竞争中获胜?由于对自已创业资源获取没有信心,创业知识和能力没有信心,最终导致创业失去信心。
大学生缺少提升创业能力的意识。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主要是学习、考试、升学这种模式一路走来,面对是教师和同学,绝大多数没有面对市场,在考入大学时的学习目标就是毕业后读研究生或找工作,对创业没有心理准备,没有把创业作为追求的目标。在大学阶段,尽管很多高校开设各类创业教育课程,但主要是学习创业理论知识,拿学分,即使学习SYB或KAB等创业课程,写了创业计划书,那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调研、完成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绝大部分是模仿型的创业,或开面馆、或开奶茶店、或开二手书交换平台等等,没有想着通过这个创业计划书去创业,只是为了完成一份作业,其本上没有把创业计划落实到创业行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低的成因分析

下一篇: 我国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低的成因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