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价值
 
更新日期:2022-06-15   来源:   浏览次数:1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回望43年前的那场大讨论,无疑是我党执掌政权之后,一次正本清源、启迪心智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澄清了人民心中多年的迷雾,打开了禁锢全党思想的枷锁,

 
 回望43年前的那场大讨论,无疑是我党执掌政权之后,一次正本清源、启迪心智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澄清了人民心中多年的迷雾,打开了禁锢全党思想的枷锁,点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行的方向。大讨论提出的反教条主义的实践第一、人民至上、实事求是等精神,至今仍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显示出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
1.拨乱反正,破除“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中国进入一个拨乱反正的特殊历史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揭批林彪、“四人帮”的反动罪行,扭转“文革”对党和国家造成的混乱局面,实现拨乱反正。但是进展并不顺利,其主要阻力来自于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社论提出的“两个凡是”,对毛泽东同志过去的一切决策都不许动,今后还要一切都照搬。这就牵涉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以及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矛头直指“两个凡是”,会不会影响我们党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大旗,会不会损害毛泽东同志在全党以及在世界的形象和威望?
在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我们党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功打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区,同时成功解决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个涉及全局的紧迫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必须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割裂、歪曲和损害毛泽东思想。他反复强调,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不只是个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必须极为谨慎、客观和全面、公正。在领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过程中,他强调《决议》的核心任务就是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以实践为标准,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同时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强调毛泽东思想将长期指导党的行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下来,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和政治基础。
2. 重心转移,纠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揭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壮序幕
党的十一大虽然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由于继续肯定和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严重地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理标准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们开始用实践去检验党过去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工作重心转移,就是对过去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刻反思的结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实践为标准,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作出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战略决策,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擘画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真理标准讨论,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先导。因为实践标准也是人民标准,其根本的价值指向在于人民的利益诉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一个政党如果仅仅满足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不去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那就违背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传统体制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能充分彰显的窘况,实践标准的提出就是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四人帮”曾经发出“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的胡言乱语,人民群众针锋相对地强调,要四个现代化,而不要“四人帮”。所以,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强烈愿望。这场大讨论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本原因是符合党心民意,得到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正是得益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强力推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价值

下一篇: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历史价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