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药学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更新日期:2022-06-15   来源:   浏览次数:15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是科学技术进步、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优化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的重要方向。高职毕业生仅具有单一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外部需求,提高人才培养主动性,积极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使毕业生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渊博的知识。
当前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但行业特殊,药学类专业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往往需要具备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相反药品行业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也需要具备药学专业知识[1-2]。在引用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利用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使得高职药学类专业的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得以长远发展,实现企业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学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学校提高自身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最终提高社会的就业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为达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企业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高校在传统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类课程,或者以经管大专业为基础,开设如药品营销、药品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医药方向)等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经管小专业,或者在药学或中药学大专业方向下开设如药学(医药营销方向)、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等药企管理方向小专业。同时,学校在设计人培方案时,都强调将药学知识与其跨学科的相关其他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但是由于药学类专业的特殊性,在研究方法、学科背景等方面,药学类课程与其他不同专业的课程相差很大。因此,从培养效果方面来看不尽如人意,高职学生很难将两者融会贯通,对两个学科体系的专业知识点仅仅停留在了解知道的基础上,而且与以前只单纯学习药学类专业知识的学生相比,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对药学类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下降。所以,虽然市场对跨学科应用型人才已表现出迫切需求,特别是药学与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交叉的跨学科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但目前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们在实际工作岗位上中并没有显现出优势,没有系统掌握跨学科知识,不具备综合应用药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没有达到学校培养目标。
导致上述问题包括师资条件﹑实践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等诸多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均需要在引用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模式的背景下,研究并利用多样化的激励保障机制保证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的长效进行,使得高职药学类专业的跨学科协同创新模式得以长远发展,实现企业提高生产运营效率、学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学校提高自身综合教学水平的目标,最终提高社会的就业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药学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下一篇: 药学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