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打工人”:社会现状的语言表征及其语义流变
 
更新日期:2022-06-15   来源:   浏览次数:1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说起打工人,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改革开放后放下农具、进城务工的农民。那么,在打工人爆火之前,它的语义是什么?人们如何使用它?与现在打工人的语

 
 说起“打工人”,人们的第一印象通常是改革开放后放下农具、进城务工的农民。那么,在“打工人”爆火之前,它的语义是什么?人们如何使用它?与现在“打工人”的语义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本文将使用收录了1946年至2021年《人民日报》报道的语料库,分析以上问题。
在该语料库中检索“打工人”一词,发现包含“打工人”词条的新闻只有135条, “打工人”作为“打工的人”的语义最早出现在1994年《一位民工投书本报吐露心声,用亲身经历剖析人们所说“盲流”的实情,呼唤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的报道中,而在此以前“打工人”均作为动宾短语而非一个固定名词出现,意为“殴打工人的人”。因此,本文为了获取更多关于“打工的人”的信息,选取同义词“打工者”进行检索,在语料库中检索得到14177条记录,检索结果包括了大量的动词“打工”,由此我们可分析当时打工的情况以获得人们对打工者的态度。以下为部分语料:
(1)罗秀平同志很小时就死了父母,一直过着苦日子。他从十一岁起就给地主打工,整天挨打受气。(1953.06.22《读者来信摘要》)
(2)我到第三生产组去访问了曾经创造香茅渣加速腐熟方法的钟善新同志,他放下正在手里修整的工具,亲切地告诉我,在旧社会,他给地主打工,一年只石把谷;今天在农场,每月吃穿不愁,还可以寄回家十多块钱。(1957.10.09《一个生产香茅的农场》)
(3)结婚后,我们在地主压迫下,生活同样不好过。有时拾螺换薯粉吃,有时替地主打工,饥饥寒寒,一年挨一年。(1966.03.06《车厢里的辩论》)
根据结果可得出,在改革开放之前,当时的人们反感和排斥打工,“打工”常与“地主”相关,打工者受雇于旧封建时期的地主,生活条件艰苦,为地主打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1980年,《人民日报》报道了第一篇到香港打工的文章,随后逐渐增加此类赴港、赴深打工的报导,同时收录较多海外打工的经历。检索结果中指“打工的人”的词汇也逐渐丰富起来,如“打工仔”、“打工妹”、“打工哥”、“外来妹”、打工的人、打工者、打工的、外来打工者、打工族、打工层,同时也出现不少动词“打工”,以此可看出人们对打工态度的转变。
(1)在香港,一个“打工”(普通工人)的日工资为二十五到三十元(港币,下同),加上加班工资,每月可收入一千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三百多元。照说,这样的收入不能算低,但许多家庭仍然过得很拮据,往往入不敷出。这是因为香港生活费用高昂,收入多,开销也多。(1980.05.07《我在香港的七个月》)
(2)因此从江生“感情投资”的迷梦中醒来,为了打工姐妹的利益,她也炒了这个认定“老板就是老板,打工仔就是打工仔”的香港老板的“鱿鱼”,并到一个乡镇企业就任厂长,终于成为一个现代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改革的艰难,也在处于社会基层的普通劳动者深受传统的观念和积习的束缚。这部连续剧着重表现的,也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打工姑娘挣脱传统束缚的精神变化深入反映了改革潮流的不可遏止。(1992.10.22《为了幸福的告别——看《外来妹》印象》)
自1989年第一次“打工潮”以来,打工成为中国一种常见现象,“打工潮”引发散工现象,该现象中的散工特指进入城市,受雇于人,无稳定工作的人。身处八九十年代改革浪潮中的农民工,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纷纷进城务工成为打工族。可见,人们对“打工”的态度渐渐由被迫转向主动。但“盲流”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除了关注打工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人们也发现城市“侵入者”带来的变化。至此,打工者不仅与个人谋生方式相关,还与地域、阶层、社会关系联系起来。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打工人”:社会现状的语言表征及其语义流变

下一篇: “打工人”:社会现状的语言表征及其语义流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