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数字物流人才培养新需求
 
更新日期:2022-06-16   来源:   浏览次数:11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一)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建立健全的人才分类新框架,形成适用于当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开发和使用制度。
国内电子商务物流正处于摸索阶段,物流服务基本离不开上游供应商、下游供应商以及企业自身的运作,供应链物流需要具有一线管理和操作经验的物流人才。与之同时,无论是开展线上营销渠道、门店运营、后端运营等物流数字化决策平台操作也都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撑。虽然目前物流专业在教育体制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但物流专业仍缺乏相应的教育保障。高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物流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滞后性,导致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企业严重缺少物流专业型和管理型的物流人才,影响了市场的供给需求。
2014至2020年期间,我国每年物流岗位需求新增180万左右,从业人员以每年增加6.2%的速度增长,物流行业的发展促进物流科研、物流规划咨询、智慧物流运营管理等岗位的需求,现在高校与第三方教育机构的物流人才培养物现状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对起步较晚的中国物流行业来说,物流企业的管理型人才大部分是从以前各行业的管理者转到物流业,大多对物流知识的理解不全面。而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一批有着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充分地运用到物流服务营销中,能够独立完成物流方案的设计与策划,且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要解决物流专业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问题,高校需以培养学生物流专业实践能力为目标,提升专业实操教育课程的质量,提高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加强专业教育内涵建设,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跨学科课程设置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大学生成为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的高素质物流人才。
(二)数字化发展促进人才需求升级
我国数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物流企业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已开始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内生性生长。服务业数字化经济的发展也使电商行业在近几年急速发展,在2020年,中国网上实物商品的销售额为9万多亿元,比2019年增长了14.8%,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9%。移动支付业务量更是发展迅速,其中移动支付业务879.31亿笔,总计约2174.5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467%和1.86%。大数据、 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多项产业开始进行改革创新。随着5G时代的到来,ICT、IOT、AI、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革新,物流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物流业已逐渐呈现出了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态势,其商业模式也从以往的单一化且低利润模式改变为集成化高利润模式,产品的流通模式也从线下流通转为线上线下相融合模式,并加强供应链的上下游协同合作、使用网络“互联网+智慧物流”方式、将一次性交易的服务方式变成全生命周期服务等。
专业人才是支撑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具备现代物流综合知识的人才匮乏问题依旧没有得到缓解。数字物流的发展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项目规划与策划能力、市场推广与开拓能力、创新研发与攻关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等。相较于传统物流,目前的数字化物流模式需要有掌握专业知识的管理人才进行全盘管理与生意参谋,有专属的数据分析师与数据助手进行采购,有全能的数据助手与数据督导参与运营。未来的物流行业从业人员需要精通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科技知识,这要求相关人才既要了解现代物流信息化的运作的规律,又需要熟练运用新兴技术,需要能够使用如物联网、大数人工智能等辅助工具进行判断决策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物流人才,以此促进物流行业发展提高物流效率。然而,各个高校现阶段的物流专业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都难以满足业界对人才的需求,诸多种因素造成现代物流人才供需的不匹配。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行业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而高校的现有教育资源很难实现。尤其近年来电商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细分市场发展都进入了快车道,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数字经济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创新。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数字物流人才培养新需求

下一篇: 数字物流人才培养新需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