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4]针对新时代中学体育教学状况,立足学生健康核心素养提升,“把脉问诊,开方施治”。沿着“分析—设计—选择—实施”的基本思路,从分析体育教学背景、设计体育教学目标、选择健康核心素养培育策略、实施体育教学体系建构等方面打造中学体育教学战略路径。
1 分析体育教学背景
首先分析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也就是学生在体育学习方面的目前状态与期望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例如某初级中学希望80%的学生以40分以上的成绩通过体育中考测试(满分50分),而实际上只有70%的学生达到了40分以上,这样就有10%的学生没有达到要求,这种差距就是学习需要。其次分析体育教学内容,要对学生由初始能力变化为最终体育成绩提高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及其各方面的关系进行详细解剖。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是否融入了健康核心素养,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趣味性、灵活性和统一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具有逻辑性,是不是从整体到部分不断地分化、由已知到未知不断地深化。再次分析体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包括学生的起点能力、一般特点和学习风格。要仔细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认知结构水平、技能起点能力、学习态度行为,引导学生由具体认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要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风格,像对体育信息的加工风格,如何通过动态视觉刺激来提高体育学习效果,学生感情的需要,社会环境和个人情绪的需求等。最后要分析体育学习任务,包括确定学生的起始能力,分析使能目标和支持性条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动作、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起点能力与终点能力之间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语言信息、动作技能等。
2 设计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表述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目标应当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学习条件、行为标准四大要素。基于学生健康核心素养提升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设计要系统把握体育教学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并尽可能量化。比如根据运动能力与健康行为核心素养要求,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仰卧起坐、引体向上项目教学内容,设计体育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该目标可以表述为:通过系统练习,使90%以上的女生在一分钟内完成仰卧起坐30个以上,80%以上的男生在2-3组引体向上动作中完成10次以上。在以学生健康核心素养提升为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学目标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各班按照兴趣、爱好、特长不同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比如某中学初三(1)班共有42名同学(其中女生18人,男生24人),可以分为7个小组,女生3组,男生4组,每组各6名同学。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设计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六个主题运动项目。各学习小组从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出发选择本小组的主题学习内容,大家共同讨论项目完成的可能性以及最终成果表现形式,如果项目选择有冲突,教师可以协商调解。同时,教师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法等。从根本上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努力提高身体锻炼能力,从而提升健康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