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道德品质的内涵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道德要求。高职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受到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前提和重要环节。 所谓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在已有道德知识的基础上,对道德事实产生感应,从而获得新的道德认知的过程。
道德认知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制约。非智力因素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是科学合理进行道德认知的动力和持续 ,通过测试发现,中高职衔接学生,在德育认知上,智力因素方面与普招学生差异不大,主要在非智力因素,表现为认知活动的调节和推动,因此,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首先要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即激发学生的内生动机,增加担当意识,使他们愿意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进入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提出更高要求。新生入学教育,是提升道德认知的重要时机,许多高校会对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学科和三年课程结构介绍,以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历史,把握专业特征,明确岗位发展前景,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在德育认知上,可以结合职业道德,职业发展,利用课程思政方式,挖掘入学教育的思政元素,如利用不同发展路径的学长案例(升学、工匠型等),行业先辈等资源,在学生中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展开讨论,有条件的学院,甚至可以利用到实训车间、合作企业参观、体验、跟学长、行业前辈面度面等途径,加深对行业认知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书面形式,及时总结自己的所思所想,做好自己三年的初步规划,对有困惑或异议的认知,可以进一步个别释疑,对学生共性认知部分,通过提炼和分析,进而内化为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
2、构建协同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个体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和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道德准则和规范的正确认知及理解接受程度。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良好道德行为的认知和产生一般包括依从(模仿)、认同 (同化或顺应)、内化三个阶段,依从阶段一般等价于科尔伯格认知理论中的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的前期,良好道德认知的形成是在与社会道德环境(包括各种教育)积极交互作用中逐步发展和建构起来的,一般包括家庭教养式、社会风气、 榜样和同伴的影响等因素。依据年龄推断,中高职衔接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5—18岁左右,正处于他律到自律阶段转型的关键期,也是我们教育界通常所认为的叛逆期,因此在道德概念的辨识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认知,防止错误概念的产生:如把尊敬老师的行为,误认为“逢迎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某同学的错误说成“出卖同学 ”,从中高职衔接学生到大学后的表现显示,学生对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有一定的认知,但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理解和自控能力的偏差,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就是对学生“晓之于理”的内容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更是一种求智慧、求发展的教育。
依据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培养层次目标,中职侧重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及操作规范,高职阶段则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以及对较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在德育课程结构中,注重从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行为的递进层次,除了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以外,还需从情感和文化知识上进行适当完善。中高职衔接学生由于未接受完整的高中教育,在中职阶段,主要是职业技能辅以文化基础课,因此,人文素养普遍有待提升,如学生在班级群里的不文明语言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其他生源,在写一些普通的请假条、情况说明等文书时,往往词不达意、无从下手,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求助,最后往往草草了之,因此,对衔接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近几年来,针对注册生源,采取多种措施,如课程体系中选修课的选择(增加普通文书写作),减少人文知识中高深理论的讲解,从基础知识入手(如出版高职人文),特别强调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