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公共艺术介入方式可能性探讨
 
更新日期:2022-06-17   来源:   浏览次数:1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所提出的在地性是对一个公共空间原有的场域介入,改变、将其发生改变所创造出适合和属于这

 
 公共艺术是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所提出的在地性是对一个公共空间原有的场域介入,改变、将其发生改变所创造出适合和属于这个场地的艺术,而这些艺术的本质的重点就是环境空间和人之间的场域关系。现如今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当中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它的空间场所是多变的,多数是可见度、可接触高的场所,在这些场地里,公共艺术将体现、表达、输出给人的、环境的、其他物的氛围和场域,所以公共艺术在现如今的城市空间艺术当中是最好的城市思想体现,就城市空间而言,公共艺术不仅是改变空间环境的场域氛围,更是突出了这个空间该有的特质,唤起人们对其相关的问题延续的思考。它其实是一个艺术改变空间场域,空间场域改变人的思想行为,又从人的思想改变环境的一个过程。
所以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对于人们现关注地下空间的多方面空间环境与人之间关系问题,是一个很好的介入方式。地铁空间的公共艺术就应该将其在地性体现,融合环境、展现艺术、改善场域。现在城市发展稳定,人们对情感需求的分量逐渐提高,空间不仅要满足生理安全需求更需要提供使用者心理上的安全感、参与感、归属感和认同感。本研究将地铁空间整体需求条件不足和空间类型具有不同的影响,结合二者探讨改善地铁空间不舒适感的方式。
1出入口
入口应与周边环境区别,有明确清晰可辨别的标示。可以对环境的入口进行单独的设计,以突出识别度,让使用者易发现、易识别。可以结合就地文化元素来突出入口的造型,来吸引人群,增加进入空间的欲望,同时减少使用者对地下闭塞空间的入口带来的消极感。在进入入口的区域范围,因为使用者是长时间在户外空间活动后进入,所以地下空间入口应该重点规划使用者的过渡体验。可以增加通透性来减少封闭感,利用透明玻璃材质、镂空的造型,让阳光和空气尽可能的进入空间,增加室内与室外的连接;减少金属材料的原有色彩,消除机械和材料感,不能让使用者觉得自己是进入一个被包围的冰冷,无情感的狭小空间。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共艺术介入方式可能性探讨

下一篇: 公共艺术介入方式可能性探讨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