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后人类主义与赛博格
 
更新日期:2022-06-17   来源:   浏览次数: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随着生物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技持续渗透融入人类生活,身体日益技术化和技术日益人格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赛博一词不断被提及,传统的二元对立范

 
 随着生物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现代科技持续渗透融入人类生活,“身体日益技术化”和“技术日益人格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赛博”一词不断被提及,传统的二元对立范畴被消解,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被模糊,从而实现后人类主义物理层面的人类去中心化——“人形去中心化”。
“赛博”(cybernetics)一词最先出现在1948年维纳的著作《控制论——或关于动物和及其中控制与通讯的相关研究》中,维纳立足哲学社会学观点,将机器和有机体置同一概念体系,认为小到生命个体的自我调节大到社会族群的协同运作,都存在类似的信息反馈与通讯机制。因此人类与机器两者在自身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反馈机制,通过递进、耦合,从而渗透至人类社会文化,消弭了人与动物、机器的界限。1960年克莱因斯和克莱恩在《赛博与空间》中提出“赛博格”(Cyborg),确立“人-机”复合体的技术概念,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虚构形象带来了语言能指。赛博格在哲学和社会学中的概念形象由美国跨学科学者、女性主义者唐娜·哈拉维进一步完善,她于1985年发表的《赛博格宣言 :20 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女权主义》一文中,将赛博格定义为“机器与生物体的混合,既是虚构的生物也是社会现实的生物。”从而解放赛博格的实体形象,使之从实际形象转变为隐喻模糊边界下的意识观念的载体。
“后人类”指的是与现代科技高度交融的“超越人类自然状态的人”或“具有人类特征的实体”。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后人类主义”则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方,它推翻人文主义中人从作为世界历史中心的地位,而是以“普遍生命力为中心的平等主义。”后人类主义和赛博格都试图通过一定的解构手段将人或生命从既定的自然定义中解放出来,后人类主义更加侧重于以生物存在本性为基础的属性改造和观念转变,而赛博格则更加偏向于技术或机器与有机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后人类主义与赛博格

下一篇: 后人类主义与赛博格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