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趋同化下国际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
 
更新日期:2022-06-20   来源:   浏览次数:10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国际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职责重新划分根据上文的问卷调查结果,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有寻求帮助的意识,并且基本上是寻找辅导员解决问

 
 (一)国际学生管理职能部门职责重新划分
根据上文的问卷调查结果,遇到跨文化交际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有寻求帮助的意识,并且基本上是寻找辅导员解决问题。但从侧面来看,这也表明来华国际学生对学校其他部门或其他中国师生仍有距离感,不太敢向他们寻求帮助。国际学生辅导员则必须承担这种事无巨细的保姆式服务,无疑会给国际学生专职辅导员群体带来莫大的工作量与压力。
因此,我国高校的国际学生管理部门要因势而变,顺应发展潮流,进行职能部门改革。首先,可以将国际学生学工办公室纳入校学工处统一管理,加强中外学生之间的友好交流,增强国际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归属感。例如,举行大型文体活动的时候,设置中英双语主持;由学工处牵头,开展多国文化风情展,让中国学生切实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多样风采,促进中外学生的互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得国际学生融入高校这一大家庭。
(二)培育跨文化意识,加强国际学生国际理解教育
部分国际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怯于表达,态度保守,对趋同化管理接受度较低,对相关制度不满意、不理解,这正是国际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缺乏国际理解的体现。针对这些问题,需对国际学生深入开展中国文化教育,减少文化距离带来的各种问题。
首先,许多国际学生薄弱的汉语基础,是阻止他们迈出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因此,不仅要加强国际学生在汉语课堂上的语言学习,更要将汉语学习引导贯穿于国际学生管理全过程,为国际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汉语学习与交流环境,促使国际学生尽快掌握汉语知识和应用交际的能力,才能使国际学生勇敢、自信地迈出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其次,要增强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为国际学生提供多样的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途径。例如,通过文化课程、主题班会、学术讲座等渠道,向国际学生循序渐进、系统有序地传播我国社会风俗、历史文化、精神内涵,促使国际学生不断产生主动了解中国社会文化、民族精神、主流价值观的意愿和动机,培育国际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国际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参与度和接受度。同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双向的。辅导员及管理人员作为国际学生在华学习生活的指导者、陪伴者,其跨文化意识的提高有利于趋同化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国际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完成。例如,辅导员及管理人员应当对他国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有所了解,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关注国际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人文关怀,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增进与国际学生间的国际理解和情感交流等。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趋同化下国际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

下一篇: 趋同化下国际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