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的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但在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由于中国地域辽阔,风土人情各具特色,所以不同省市地方的发展各不相同,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也有各自的校园文化,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并不能使不同地区的学校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所以为改进课程效果,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所以实施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以学校为本,为了学校发展并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从学校层面来讲,对于学生而言,校本课程开发使其个体兴趣、需要和个性特点在课程上得到了充分尊重。
1.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国外的课程开发一般运用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分别是:第一,泰勒的目标模式,这是泰勒认为课程开发应遵循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地编制课程,确立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主要倡导控制和效率,他将课程开发为价值中立的操作系统,是理性的课程编制手段;第二,施瓦布的过程模式,施瓦布的课程开发模式则是注重实践和过程,强调理解和相互作用,是对实践,兴趣的追求;第三,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他将课程编制放在特定的学校情景中,使课程满足特定情境中人的需要和兴趣。第四,斯基尔贝克的情景模式,这是他立足于具体的学校情境进行研发的课程开发模式。这四种模式同样也可以运用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并且沿用至今。在中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主体,学校为此提供平台,发挥其推动作用。同时,中国校本课程的开发运用的模式通常也是基于西方的四种经典模式。
2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及困境
校本课程开发机制尚未完善,还存在开发者能力欠缺,缺乏相关监督和评价机制以及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等问题。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校本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国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探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基于已有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某地方学校为例进行实践,如徐珊珊的《小学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第二,针对某一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如王锦的《邢台民间鼓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研究》;第三,中外校本课程理论研究,如廖哲勋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思考》。由此推断中国在基于某种理论,并将它与课程开发模式相融合的研究方面比较欠缺。如何将某种理论作为中介,使通过课程开发模式开发出的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成为需要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