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祛魅”的日常与“支配”的摄影
 
更新日期:2022-06-21   来源:   浏览次数:15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影片一开头就是一组对切镜头,虽然是特写和近景,但对人物面部细节的突出几乎可以达到大特写的程度,突出表现人物面部细微表情的张力,高饱和度的色调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组对切镜头,虽然是特写和近景,但对人物面部细节的突出几乎可以达到“大特写”的程度,突出表现人物面部细微表情的张力,高饱和度的色调以及光线和构图的配合使得这两幅近摄仿佛从日常中“抽离”出来,展现出生活的场景本来就很美的审美“错觉”,开场为日常“祛魅”,同时也奠定“支配”摄影美学基调。
影片配乐师铃木庆一为影片拍摄量身创作配乐,专程赶到拍摄地云南沧源,从对当地的气味、颜色和空气湿度的和拍摄的感受中创作配乐,融合少数民族风情与现代音乐元素,与影片诙谐、轻快、悠扬和浓重的中缅边界地域特色相谐,极具创造性和灵动感。
片头的远动长镜头长达一分多钟,蓝天白云、田野山川,仿佛在展示一幅山水长画,这一丝毫不避讳的对傣族山寨的“展示”动作极富隐喻性,被“展示”的边疆与观看者久久对视,“观看”这个动作本身同样被审视,展现边疆被审美化的事实和重审边疆的魅力本身。
整部影片中的演员都使用当地本色的方言,包括来自中国香港的主演英泽,她提前四个月在当地浸润式地参与生活、学习语言、了解文化,在片中使用原声,说着在外地人听来可以以假乱真的“本地话”。演员的本色出演,既保留了方言浓郁的“土味”展现出的地方特色和审美性,同时也让影片更倾向于纪录“真实”的日常。
在接受采访时,导演鹏飞多次被问到关于演员表演特色的问题,片中的演员表演不是电影化的、戏剧化的,非常接近人生活中日常的样子,这种表演风格无疑反映了影片“民族志影像”的底色,同时对人物细微表情和动作张力的捕捉和强调又是刻意为之的,作者自称为受到巴勒斯坦导演伊利亚·苏雷曼和日本导演北野武式美学对于日常表现的影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祛魅”的日常与“支配”的摄影

下一篇: “祛魅”的日常与“支配”的摄影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