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文艺 » 正文
边地写实风格与“现代性”反思
 
更新日期:2022-06-21   来源:   浏览次数:8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影片的风格是写实但独具幽默和反思性的。尽管表演场景都是日常性的,但叙述因为层出而连贯的幽默点的铺陈而有了起伏,镜头下的傣寨生活仿佛有了盎然趣

 
 影片的风格是写实但独具幽默和反思性的。尽管表演场景都是日常性的,但叙述因为层出而连贯的幽默点的铺陈而有了起伏,镜头下的傣寨生活仿佛有了盎然趣味却暗含深意。
谈恋爱的姑娘和小伙又吵架了,闹分手的姑娘很嫌弃小伙,原因是小伙提出用一只鸡补偿他们的感情,“感情就值一只鸡”,小伙搪塞说“牛没长大”…… 村子里文艺晚会的舞台上展演的是来自“异域”的“印度舞曲”和“藏舞”,活动的组织者是梳着“脏辫”的乡村文艺工作者,颇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艺术家劲头;留守在家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小姑娘把对母亲的嫌弃表达为给的零花钱少,并用巧克力贿赂老师给自己换座位……
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影响是深刻又悄无声息的,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大批“新浪潮”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呈现出了这一进程中以消除一切差异为主要特征的“同质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阵痛”,那么深入边地去“观察”的鹏飞导演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性”在边地已经深刻地渗透,曾经被“观看”的少数民族,如今也在观看“他者”,传统的价值观受到无形的深层冲击,冲突仍在继续,改变已悄然发生。
今天这里的人们谈爱情、亲情、师生情和许多其它的感情时似乎也习惯了用钱来衡量,电影中的呈现也许是令人捧腹的,但大多数时候人们总是“身在此山中” 。影片用“漫画式”的夸张和幽默表现这些日常,事实上提供给了观看少数民族的所谓“现代人”和少数民族自身以深刻反思的机会。将少数民族“东方化”的展示是现代性在消除差异的过程中建构“他者”的常规操作,而作为曾经的“他者”的少数民族“东方化”其它文化的生活(“印度舞”、“藏舞”、非洲“脏辫”),给少数民族总作为“被观看者”的身份“祛魅”,也给现代化进程中关系两端相互“工具”化的他者和自我都带来反思。
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总是在反思和反对自身,导演做的这种反思和回望本身也是文化现代性反思现代性产物的表现。 这些深刻反思的桥段在影片中呈现的方式是幽默的:神庙不仅可以用来拜神,作为社区的公共建筑之一,它如今也是蹭wi-fi接受外来讯息的地方,“神”要睡觉了可以成为轰走贪玩电子游戏小孩的理由,科技和宗教于社区的意义发生了奇妙的交汇;佛教庙宇里结婚穿着来自“异教”的洁白婚纱有些诡异,但小朋友的视角中认为婚纱改成蚊帐就不会浪费,又让人反思文化交融阶段的变异性;乍看这些电影情节都是荒诞甚至可笑的,但正是这种对源于生活中最细微和具象化的冲突和场景的捕捉带来对于发展现阶段真实现状的反思,这也是“民族志”式的记录的意义所在。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边地写实风格与“现代性”反思

下一篇: 边地写实风格与“现代性”反思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