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知识点的性质和其相互联系,矿相学这门课程可分为四大部分:矿物的光学物理性质及矿物鉴定,矿石的构造,矿石的结构和矿物晶粒内部结构,矿化期、矿化阶段和矿物的生成顺序。从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该门课程可以挖掘很多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本文就此谈些浅显的看法,意在抛砖引玉。
1野外工作
1.1 野外工作重要性和工作方法
野外基础地质工作是矿相学以及地质学中众多学科的研究基础。裴荣富院士总结其70多年的勘探经历认为,地质工作不确定性非常大,必须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才能达到对客观地质体的正确认识,必须脚踏实地才能攀登科学高峰,所有论著必须建立在稳固野外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说野外工作是我们地质人的工作基础和创新源泉,矿相学的研究同样应以野外获取的第一手宝贵资料为基础。
野外工作中务必要做到细致观察,因为这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本手段,同时要及时和真实的记录,记录必须在野外完成,忌回忆录。由于野外工作常常具有不可预知性和潜在危险,培养学生具有野外工作安全第一的底线思想和牢固的规范意识是矿相学和其它地质类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1.2 野外资料整理
野外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不仅可以用于矿相学的研究,也能用于矿床学、地球化学等等其它学科的研究。矿相学所关注的是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的结构构造,并以此为依据划分成矿期次和矿物生成顺序。从野外工作中获得的大量剖面、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等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无疑是庞大杂乱的,对于一个矿床的研究,可能要做几十甚至数百条剖面才能认识矿床的全貌,所以一定要锻炼学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总结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甄别出符合事实的证据。
1.3 野外工作精神
由于野外工作不仅要风吹日晒雨淋爬高山,还要黑暗潮湿闷热下矿井,所以很多人认为地质工作非常艰辛。坐罐笼、爬斜井、“蒸桑拿”、蹚水走坑道、变身落汤鸡、遭遇蛇虫鼠蚁、翻越悬崖峭壁、午饭三宝-馒头咸菜矿泉水……就是地质人的工作日常和缩影。但早在战国时的孟子就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学生们早已将此铭记于心,更不要说我们地质人还有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壮志凌云,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人生,有风景名胜顺便游的超级福利,有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永恒定格,有互帮互助兄弟情的人生财富,更有山珍海味时时有的饕餮盛宴,那么,辛苦一点也是必须和值得的。
野外工作让地质人练就了强健的体魄、陶冶情操、领略大自然之美、诗意人生。因此,我们看到了别人无法领略到的大自然之美,也体验到常人难以想象的苦,我们要学会苦中作乐。苦中作乐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态度。苦难是不可逃避的现实,人在在世即使经历了再大的苦难,当你度过了水深火热,终会迎来涅槃重生。虽然找矿工作实为不易,可一旦探宝成功,那便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正因有这样的信念和精神慰藉,地质工作者们甘之如饴,他们爬高山、钻矿井,常年奋战在野外第一线,挥洒毕生的青春与热血,只为宝藏现身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