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中小学课程思政发展历程
 
更新日期:2022-06-22   来源:   浏览次数:7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已经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相继发布若干意见、决定等文件,要求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根据中央发布的文件来看,那时课程思政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已经高度重视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相继发布若干意见、决定等文件,要求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根据中央发布的文件来看,那时课程思政的重点建设对象是高等院校,而非中小学教育。直到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中,这也意味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开始深入到中小学教育。也就是说,自此始,中小学教育的各门学科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环节设计上,深入挖掘所讲授的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在学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接受思想熏陶、提升政治素养、提高精神境界。
2004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基本方法等。该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2005年起,上海市作为课程思政建设试点,率先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先后制定并发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中小学课程建设,全面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逐步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方式。
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正式提出“课程思政”这一重要概念,标志着“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得到更广泛的认同,课程思政建设也将进入新的阶段。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也就是要充分重视思政课同其他学科的协同性和融合性,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中小学课程思政发展历程

下一篇: 中小学课程思政发展历程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