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业学院是实现校企利益共赢的一体化合作模式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产业学院作为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新兴形式之一,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加快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必须明确其建设机理和行动依规,其中要以推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以实现学院、学科与专业重构为关键。在此基础上,促进高职产业学院的组织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治理方式变革和保障机制建构,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职产业学院的多方共赢。
2.产业学院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我国一贯坚持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为此,国家先后推出“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编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并对高职院校进一步提质增效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尽管高职产业学院的建设并未被纳入国家的示范高职院校以及优质高职院校发展计划,但其实质却是优秀高职院校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的延伸,是高职院校在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是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3.产业学院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平台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作为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产业学院的设立和建设,还应该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平台。知识的互补性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衔接融合的基本逻辑和原理。“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由于知识存量和分工不同而产生互补性关系。产学研合作的实质就是通过知识转移与共享,促进互补性知识资源的有机整合,建立互利共赢的知识联盟,获得协同效应并提高知识网络联盟的整体竞争力。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链的构成方,本身就与人才链和创新链密切衔接。作为人才资源、智力资源相对聚集地,培养和培训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社会功能。通过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包括实习实训在内的教学活动开展、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基本环节的有序开展,促进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通过科学研究,创新知识,扩张人类知识存量。通过社会服务,实现创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转化为创新成果和创新产品。
4.产业学院是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促进职教新发展重要手段
通过产业学院建设,能够完善“校企协同、动态适应”体制机制,实现校企共融共生;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助推学院双高/职教高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