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三知”理论视角下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
 
更新日期:2022-06-22   来源:   浏览次数:1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墨子是开创我国职业教育的鼻祖,其教育思想蕴含着职业教育的理念,他在《墨子经说上》中提出:知,闻、说、亲。即把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种:

 
 墨子是开创我国职业教育的鼻祖,其教育思想蕴含着职业教育的理念,他在《墨子·经说上》中提出:“知,闻、说、亲。”即把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分为三种:亲知、闻知、说知。其中,亲知是指通过亲身观察实践的方式完成学习;闻知是指通过听人讲解或看人操作有所默会;说知是指由推理、辩论得来的知识,它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三知”理论抓住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重视实践,强调创新,既合理地优化了教学路径与形式,保证专业技能的习得,又能通过说知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对习得知识进一步梳理归纳,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本文根据三知理论的基本路径和方法,立足于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文化育人实践,提出了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实施方案: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鲁教师函[2018]17号;
课题:2021年山东省职工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特色实践教学项目路径研究与实践》,2021-153
1.精选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标准
通过课程团队多番研讨,精心选取与课程内容有密切基因关系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标准,主要包括三条脉络主线,分别关于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及创新精神。
①工匠精神的传承脉络
《庄子·养生主》记载了“庖丁解牛”、“郢人运斤”的故事,魏源认为“技进乎道”,即技术熟练到一定程度就可把握规律,这是对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考工记》《汜胜之书》《齐民要术》《营造法式》《天工开物》等典籍中记载了一大批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鲁班、毕昇、李冰、蔡伦等均是以工匠精神成就事业的典范与标杆。
②劳动精神的传承脉络
习总书记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这和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如出一辙:《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记载。《诗经》记录了西周先民的日常生活“夙兴夜寐,洒扫庭内”。陶渊明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颜氏家训》有“晨兴即起,洒打庭除”的训语,其他古代优良家风中,也有如“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勤劳乃逸乐之基也”等的劝诫。这些资料代表了我国古代智者对劳动价值的认可、崇尚与劝诫践行。
③齐鲁工匠的创新发明脉络
山东名人墨子、鲁班、诸葛亮、奚仲等人发明创造的故事,体现了大国工匠技术技能的辉煌历史,这些优质丰富的本土资源理应被高度重视,本方案积极响应山东职教高地建设需求,深化内涵式融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齐鲁工匠意识、大国工匠精神。
2.合理组织教学形式,注重因材施教
教学形式都是相对的,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形式,结合教学任务展开教学。例如,在“组装计算机”的教学中,采取小组活动形式,注重墨子量力性原则,根据不同学生差异化的知识背景、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进行合理分组,使学生在技能习得过程中养成沟通互助的良好习惯。基于学生文化情怀的培养及积极探索的精神,采用全班学习的形式,组织学生观看大国工匠短视频,引导学生在“维护计算机”教学任务中勤于动手、精益求精。当学生的学习进展到“设计装机方案”阶段,适当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适度的翻转课堂,组织学生把课下的资料搜集整理与科技市场的调研报告转化为课堂的方案展示,完成“亲知”到“说知”的转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三知”理论视角下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

下一篇: “三知”理论视角下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