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更新日期:2022-06-23   来源:   浏览次数:12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humanism一词的译文,是1859年由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作为一个思想范畴而提出。一

 
 1.“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humanism”一词的译文,是1859年由历史学家乔治·伏伊格特在《古代经典的复活》一书中,首次作为一个思想范畴而提出。一般来说,“人文精神”根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在十四至十七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内涵愈加丰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人乃万物之本,主张以人为中心,充分肯定人的价值,提倡个性与人权。
对于“图书馆人文精神”的界定,蒋永福先生在1991年发表的《图书馆学也是一种人学》中首先使用了人文精神一词,文中讲道:“人本主义图书馆学所极力倡导的是人的主体性,即弘扬人文精神,它要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土壤中,全面实现人性的复归。”这是“图书馆人文精神”的雏形。1999年,肖希明先生首次明确提出“图书馆人文精神”这一名称,肖先生在《图书馆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图书馆人文精神”是指“在图书馆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另有,蒋永福、王丽云二人基于CS理论(客户满意理论)对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即把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分为理念层、行为层和视觉层三个层面。一是理念层内涵,包含公益性性质理念 、服务性功能理念和读者满意目标理念;二是行为层内涵,包含开放原则、自由与平等原则和助人原则;三是视觉层内涵,包含建筑、设施、色彩、人气方面的内容。以上这两种观点初步奠定了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此后的探讨大多沿着所述的思路展开。
借鉴各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图书馆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在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整个运行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彰显人文关怀,以满足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体现美与和谐的柔性活动作为图书馆活动的宗旨。
2公共图书馆践行人文精神的意义
近代公共图书馆之所以产生,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承泽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和感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个性解放、尊重人权、开启民智成为思想高地,公共图书馆在这时开始兴起。1850年,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工作的图书馆学家爱德华兹因感于国家的下层社会的阅读困难,提出通过立法方式建立公共图书馆的建议,公共图书馆开始有了法律保障。公共图书馆由此而逐渐成为人们发掘自我价值、发展和完善自我的重要场所,成为人文主义者所倡导的进行社会教育、培养独立之思想的重要阵地。著名图书馆学家谢拉在她的代表作《图书馆学引论》中说:“尽管图书馆学在逐渐地利用各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同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但其实质仍然是人文主义的......图书馆学在其技术和服务方面日益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靠得更近了,但我们要提醒自己记住,图书馆学始于人文主义。”公共图书馆从其诞生,发展至今以至将来都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指引,人文精神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不变法则和内在需要。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图书馆又是社会人文精神的缩影,做到了对人文精神最为充分的诠释,同时承担着人文精神乃至人类一切精神财富的保存、传承的重要使命。图书馆一方面通过自己收藏的具有人文精神的文献来宣扬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又通过自身的躬亲力行来践行人文精神。另外,在当下的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化时代,公共图书馆也面临其他知识信息服务机构对其传统地位严峻的挑战,以及相互之间强烈的竞争。因此,这就要求具有浓厚人文精神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加大加深弘扬人文精神,更好地发挥其“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吸引更多的读者,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其社会职能,不辱其社会使命。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下一篇: 公共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