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工业技术 » 正文
道路交通知识体系存在问题
 
更新日期:2022-06-23   来源:   浏览次数:18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重工程设计轻城市思维目前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道路交通知识主要包括道路和交通两大部分,道路部分主要以道路的平纵横设计和交叉口设计为主,交通部分

 
 1重“工程设计”轻“城市思维”
目前我校城乡规划专业的道路交通知识主要包括“道路”和“交通”两大部分,“道路”部分主要以道路的平纵横设计和交叉口设计为主,“交通”部分则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等内容。新时期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培养以及专业教学也应该做出转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城乡规划专业道路交通知识体系也应从工程设计和规划设计的规范标准的学习向培养学生对交通规划理念以及道路交通本质的理解,重视引导学生对社会交通问题的关注,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精细化规划设计管理并解决交通问题能力等方向转变。
2重“交通设施供给”轻“交通需求管理”
现有道路交通知识主要包括道路基本知识、城市道路平纵横规划设计、交叉口规划设计、交通调查与需求预测、城市对外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规划、城市慢行交通和静态交通规划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等,大部分内容仍以“工程设计”和“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为主;而新工科视角下交通规划的目标从“安全”、“畅通”转向“绿色”、“可持续”,规划理念从交通安全、交通效率转向绿色交通、生态交通。而传统课程教学是以交通设施规划为侧重点,利用交通模型、调查观测等定量分析手段,通过“预测+供给”模式进行交通设施规划,现有知识体系仍然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为主,缺少人的需求分析,不能进一步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精细化交通设计(如街道设计)和智慧交通以及交通大数据获取、分析、应用等内容。
3重“物质空间”轻“社会空间”
现有道路交通知识体系侧重物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新工科视角下的规划设计更要关注空间形态背后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因素,即“人”为核心因素的社会空间。从增量发展到存量发展、从车本位到人本位再到生活本位,无论城市发展还是城市交通向注重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和人的需求与感受等方面转变,当城市开发建设及其基础设施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交通的可达性不是主要的矛盾,主要矛盾是交通作为一种出行的服务其给人们的出行体验是什么样的。这种增量供给发展模式已无法应对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交通提质的需求,且忽略了交通的服务性和政策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道路交通知识体系存在问题

下一篇: 道路交通知识体系存在问题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