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职院校理工科课程对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更新日期:2022-06-27   来源:   浏览次数: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在课堂讲授中始终是简单的框架、重难点讲解很容易照成枯燥乏味。适当的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
在课堂讲授中始终是简单的框架、重难点讲解很容易照成枯燥乏味。适当的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为课程构建由易到难的项目化课程体系,课程概论及每个项目由工作情景引入,其基本步骤可以是:教师介绍项目基本情况,通过角色扮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构建课程及项目目标。如在课程概论部分,改变以往平铺直叙的讲解,还原课程所授技能在实际工作任务中的角色和位置,还原其历史沿革中的典型事件与转折,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课程的作用、重要性及要达到的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因此,为了更有效的实施对分,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岗位及技术发展,才能创设出真实的工作情景,提出系列引导性问题。
(二)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课堂对分形式
课程中的每个项目由基础知识与技能加项目实施构成,在基础技能部分实行当堂对分,项目实施时实行隔堂对分。基础技能是后续项目实施的保障,必须保证所有的学生达到及格水平,因此基础部分知识与技能的颗粒度尽可能小,通过教师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当下模仿、练习,并讨论,达到深刻理解、记忆和吸收的效果。当堂对分实施过程需要教师准备好进阶提升任务,并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解决个体差异问题。直到学生可以很好的适应对分课堂,有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教师可以适当留白,让学生课后自学与课堂讲授相类似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项目实施是对已学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并需要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构建不是教师能够讲会的,需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充分的沟通交流,此时实行隔堂对分较为合适。教师只讲解问题解决思路,框架,学生课后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并将成果、收获、困难、问题带到课堂讨论解决,评价并总结提升。
(三)保证内化吸收的基础上分组学习
在对分教学中,无论是当堂对分还是隔堂对分,学生的内化吸收环节一定要独立完成,而非讨论互助完成,思考内化的过程一旦被替代,将不利于自身的意义建构。因此,对于专业课程不宜过早开展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包含新知识新技能的简单任务最好学生独自完成。在最后的综合性任务的分组中,教师也应对分组进行把关,来保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所长完成与其相适配的子任务,避免搭便车现象。综合任务的教学过程,可以是教师引导分析,小组讨论分析、并分解任务,组员独自完成相应的部分子任务,然后再回到课堂讨论、整合、互评及修改。在分组中,要明确组长的职责是协调分工、进度、监督并负责部分任务,建立明确的项目计划、分工与进度表,禁止代劳。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职院校理工科课程对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下一篇: 高职院校理工科课程对分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