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对清以前锡伯族生产方式的考察
 
更新日期:2022-06-29   来源:   浏览次数:12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生产方式是人们以目的论设定的劳动,改造周遭环境,生产物质资料的方式。由于人不是以个人,而是以社会组织面对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因此,生产方式不仅

 
 生产方式是人们以目的论设定的劳动,改造周遭环境,生产物质资料的方式。由于人不是以个人,而是以社会组织面对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因此,生产方式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也包括人与人的关系维度。目的论设定的劳动是生产方式的内核。人们把自己的物质需要作为目的,设定到自在的因果联系上,从而通过因果联系的作用实现目的。劳动在生产中决定作用的展开,从而生产方式的进步包含着一部民族经济史,目的论设定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站在自然方面来看,就是自然限制的不断退缩,但永不会消失。
锡伯族在清代迁徙之前形成了渔猎游牧为主,并辅以农耕的多样化生产方式,这是此后锡伯族生产方式演化的起点。
对于锡伯族一直以来的居住地,太平寺碑文记载:“青史世传之锡伯部,原居海拉尔东南扎拉托罗河流域。”由于地名的变化,这一位置对应今日何处已无法精准定位。相关研究的学者根据史料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主要是关于扎拉托罗河流域位置上的分歧。
王钟翰《沈阳锡伯族家庙碑文浅释》中认为,扎拉托罗河即今绰尔河。赵展《锡伯族源考》:“扎拉托罗河即今绰尔河。”而铁玉钦《沈阳太平寺锡伯碑考略》:“陀罗河即洮儿河。”赵志强、吴元丰《锡伯家庙碑文考》中把碑文的记载同清廷的档案综合起来予以考证,认为扎拉托罗河不是绰尔河,是洮儿河中游一段。但他们认为,绰尔河在洮儿河之北,相去不远。同时他们还指出,这里并不是锡伯族的发源地,发源地究竟在何处,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虽然关于锡伯族清初之前定居的位置不能精确,但可以确定的是,锡伯族长期居于河流旁,其大概位置在大兴安岭、嫩江附近的绰尔河,洮儿河以及松花江流域一带。居住地这样的水产丰富,森林繁茂的自然环境极其有利于渔猎游牧的发展;土地肥沃,宜耕宜种的平原有利于农耕种植。这个时候,虽然各民族交往原因也潜在地影响着锡伯族生产方式,但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在明末清初以前,依赖于这样的自然环境,锡伯族是一个多种生产方式并存的民族,其生产方式以渔猎游牧为主,辅以农业,在众多古籍文献中均有对其的描述。
锡伯族的农业生产至少从元代开始就有。元亡明兴,不断的战火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但是兀良哈三卫等地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完全中断。农耕与渔猎游牧生产方式很大的不同是需要定居的生活方式,故而元末明初时,不断的战争使得人们不能够稳定的定居,这是阻碍锡伯族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对清以前锡伯族生产方式的考察

下一篇: 对清以前锡伯族生产方式的考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