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图像叙事教学法是思政课教师以视觉为中心进行教学课程创设,将思政课程内容体系用生动的视觉场景来进行立体化展示的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图像叙事教学法要求建构一套系统化的、设计化的、直观化的教学视觉符号系统,使图像叙事承担起思政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传播与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作用。
1.图像叙事教学法可以重构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增强知识认同学习效果
图像赋予思政课程教学新的叙事形式,其所具备的生动性、仿真性和拟态化给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增添了趣味性与可读性,以“问题线、新闻线、故事线”来重构教学内容,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贴近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海量信息快速传播的信息化时代,本身具有排斥教条灌输、青睐自主思考、注重亲身实践、追求视觉刺激等学习认知特点,图像叙事教学法可以迎合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与认知模式,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课程融入感与知识认同感。例如,某高校在思政课程“重走长征路”中运用VR技术,通过视觉再现和交互体验来引导大学生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由此可见,图像叙事教学法可以通过图像的生动化与仿真化展示来实现价值赋意和知识传播的功能,满足“读图时代”学生们对思政课程改革的“所想”“所盼”与“所思”,实现教师知识传承与学生学习认知的“供需动态平衡”,进而增强他们的知识学习效果,实现知识认同的教学目标。
2.图像叙事教学法可以优化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增强情感认同学习效果
“读图时代”,图像叙事教学法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能够促使授课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时代鲜活的图像元素注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实现立体化图像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提升学生们的课程代入感与情感共鸣性。在当前的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中,思政课教师以导向性、政治学、科学性为课程设计标准,用一组图片、几段影像资料或VR技术来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与生动展示,与学生们进行知识与情感的多元传递,将抽象的、晦涩的课程知识进行具象化。图像叙事可以将思政课程的宏大叙事与图像的微观叙事进行有机结合,以化解传统思政课程中理论灌输式教学给学生们带来的学习排斥感,消除学生们情感上的时代阻隔感,进而提升学生们的情感接纳度,实现情感认同的教学目标。
3.图像叙事教学法可以提升思政课程教学成效,增强行为认同学习效果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程授课队伍趋向高学历与专业化,授课教师掌握了较为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微电影、MOOC、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智慧课堂、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教学形式,这为图像叙事教学法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九十九次的理论不如一次的行动来得实际”,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并落实到学生们的日常行动之中。通过立体式、多样化的图像叙事教学可以不断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与学习获得感,进而达到“讲活”“讲懂”“讲透”的课堂教学效果。特别是要将思政教学知识体系与图像视频资料有机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通过鲜活的图片资料、真实的历史影像、典型的案例选择、老百姓身边的小故事等方式展示出来,使高校思政课真正“活”起来,使学生们真正“动”起来,实现行为认同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