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小学心理课在教材的选用的是《小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分为四个专题,分别为:我想大家喜欢我;我想学习更有趣;我想生活更快乐;我想未来更精彩。分别涉及了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各个阶段的目标,比如中高年级目标中的有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正如上文所说的二者之间虽有差异,但是却拥有很高的契合度。这种高契合度也对心理教师提出了课程德育内涵的高要求,在心理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认识自我,激发情感,培养意识,还应更进一步,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品行道德成长。
(一)二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教师认识更真实的学生
小学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小学生。小学生拥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每个学段都有其特殊的变化。心理课是了解学生身心变化的有效手段,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能筛选出某个班集体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从而有利于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及其他学科教育进一步认识更真实的学生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工作。这是其他基础学科所不能达到的专业化优势,它不仅可以服务于班主任的个别化德育指导,更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二)二者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改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叶圣陶曾提出过“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学科教育还是德育工作,都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活动之后,在生活学习实践中,主观能动的去践行的教学知识或者道德观念的过程。德育工作是通过六大育人模式帮助学生明悟真理,提升素养,从而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暗合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刺激--反映模型。而心理学科则更强调个体认知自己的补足,从而去完善自己的过程,从一些课题中就可以看出,比如《情绪侦察机》、《不同的你我》、《自己那点事》等课程。所以在心理课的核心是认识自己,悦纳自己的基础上,去补足自己的缺点,体现了个体发展的主观能动性特点。
德育工作更强调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心理学科更强调自我意识的认知与发展,二者相符想成,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心理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充分的认识自己,那么对于各类德育活动会有积极作用;如果学生仅仅只是通过被既定安排的活动去习得道理,那么就容易空洞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