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观
 
更新日期:2022-06-30   来源:   浏览次数:1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学习是如何发生的?行为主义用刺激-反应和行动的强化来探讨学习问题,当在刺激、反应和结果之间成功建立联结时,学习就发生了。例如,教师在黑

 
 (一)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行为主义用刺激-反应和行动的强化来探讨学习问题,当在刺激、反应和结果之间成功建立联结时,学习就发生了。例如,教师在黑板上呈现一个“1+1=?”的等式,如果学习者回答是“2”,那么,学习就发生了,此时等式是刺激,而适当的回答是反应。行为主义认为将学生置于特定的刺激之下,产生与期望一致的反应时,就可以观察到学习。因此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因为得到强化的反应在未来持续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在行为主义者看来,学习者被看成是对环境中的条件作出反应的人,学习者并不必然要担负起积极主动的责任。
(二)哪些因素影响着学习?
在刺激、反应与强化这三种关键要素中,强化被认为是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行为主义者将学习看成是一种认知或行为变化,它来自于强化或弱化刺激-反应之联系。同时,相对于学习者本身,行为主义更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学习者则被认为是被动接受刺激的人。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如何提供刺激背景以及如何选择强化措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三)记忆的作用是什么?
记忆并非是行为主义者重点回答的问题。行为主义者看来,遗忘是因为长时间缺乏刺激导致反应无法产生,因此定期练习和复习能够维持学习者对反应的准备。
(四)迁移是如何发生的?
学习迁移就是将某一情境中习得的知识应用到另一个相关情境的过程。要提升学习者在相似情境中出现同样行为的频率,复习即多次重复是策略之一。同时,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概括对于迁移的重要性,因为相同或相似特征的情境可以使得行为在共同要素中实现迁移。比如学生在学习了大象作为哺乳类动物所具备的典型特征后,在教师给出棕熊的骨架结构、生殖方式、身体温度等背景信息后,学生们可以将之前的学习经验迁移到对于棕熊是否属于哺乳类动物的判断中。上述学习迁移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对环境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而在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课程思政元素的背景信息做出重复设定和有效概括,加强学生在类似背景信息刺激下的知识迁移。
(五)该理论最适用哪一种学习类型?
行为主义提倡运用教学提示、练习和强化去建立和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且这些策略对促进下列任务的学习是可信和有效的,即:辨别(回忆事实)、概括(下定义、举例说明和概念理解)、关联建立(完成简单的线性推导)。行为主义特别强调学习者必须重复练习、强化某一行为,否则无法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比如在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技艺水平,激发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就应该将学生置于某种实验教学环境下,经过反复练习和强化,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六)基于该理论的假设与原理,为了促进学习如何设计和安排教学?
行为主义强调向学生提供刺激以引发预期行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建立适当的刺激-反应联结而安排特定的情境,即在教学中要安排线索(作出反应的提示)和强化(增强在呈现预期刺激时的正确反应),特别是通过积极鼓励、正面引导、及时纠偏等方式,加强学生对各类思政元素的认同感,明辨价值判断。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观

下一篇: 行为主义视角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观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