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更新日期:2023-09-28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浏览次数:55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基于快速发展城镇化视角的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农村人口风险是

 

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基于快速发展城镇化视角的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农村人口风险是农村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损失损害的不确定性。当前农村人口风险主要表现为留守化、婚配失调化、残疾化、文盲化、污染致病化、贫困化与老龄化等几种风险。防范和化解农村人口风险,既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确保人口红线不突破,又要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局部性、结构性微调。由此采取一系列具体的应对措施,有效化解各类农村人口风险及其危机。

【关键词】农村人口风险;表现;防范对策      

【作者简介】冯解忧,女,汉族,生于1968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人口与社会发展。

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仍将继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再生产既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加强对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的归纳研究,探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与建议,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人口风险的涵义与分类

(一)农村人口风险的基本涵义

农村人口风险是指农村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或遭遇的损失、损害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进一步而言就是农村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迁移或人口健康等面临或遭遇的损失、损害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不确定性。这里的农村是指广大的县域、县城、小城镇、乡村,不包括大城市、中小城市。农村人口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损失等要素组成。

(二)农村人口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是损害性。不管是婚配失调化风险、残疾化风险、老龄化风险,还是文盲化风险、污染致病化风险、贫困化风险,都可能使其遭遇一定的损失、损害或不利事件,具有损害性。

二是不确定性。按照在当前条件下分析,10年或者20年后农村人口发展的好或坏、利或弊、多或少、快或慢、获利或损失等情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变数太大,难以确定或者保证,具有不确定性。

三是可变性。农村人口发展的好或坏、利或弊、多或少、快或慢、获利或损失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情况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具有可变性。

四是社会性。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人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有千丝万缕关系,反之,社会发展也需要人,离不开人。个人的、家庭的风险必然累及社会其他人员,因而具有社会性。

(三)农村人口风险的划分与分类

根据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人口风险包括城市人口风险与农村人口风险两大类。进一步而言,农村人口风险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直接风险就是缘于农村人口再生产过程中自身原因造成的风险。例如婚配失调化风险、出生型残疾化风险、贫困化风险、老龄化风险等,就属于直接风险。间接风险就是内部风险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或者外部风险对农村人口再生产的影响。例如,外力型残疾化风险、污染致病化风险、农民失地化风险等,就属于间接风险。

二是经济风险与社会风险。经济风险就是适龄劳动力减少或严重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损失。例如,贫困化风险、老龄化风险、经济衰退风险、创新活力不足风险等,就属于经济风险。社会风险就是农村人口比例失衡而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损失。例如留守化风险、文盲化风险、社会失稳风险等,就属于社会风险。

三是结构风险与规模风险。结构风险就是农村老人、中年人、年轻人、儿童或男女比例不合理而产生的风险。例如老中轻比例失调、男女多少比例失调、区域人口不协调等,就可能出现结构风险。规模风险就是农村某一地区或某一阶段人口数量过多过密或过少过稀而产生的风险。例如某一个城关镇承载人口极限为30万人,超过30万人,就可能出现规模风险。

二、当前农村人口风险的主要表现##end##

当前乃至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农村人口再生产主要面临或遭遇7大风险:

一是留守化风险。留守化风险就是留守农村的儿童、妇女、老人所遭受的自然或人为的侵害或损害。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性侵风险。留守儿童性侵既有男孩,也有女孩。留守妇女性侵既有年轻妇女,也有中老年妇女。另一种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被拐卖风险。留守儿童被拐卖既有男孩,也有女孩。留守妇女被拐卖既有年轻未婚妇女,也有已婚中青年妇女。再一种情况是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疾病护理、生活照料问题。

据权威部门统计,农村留守老人数量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在5000万左右,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惊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6万人,占所有农村儿童比重达37.7%,占全国儿童的比例为21.9%。【1】

二是婚配失调化风险。婚配失调化风险就是广大农村男多女少而导致婚姻匹配严重失调、光棍越来越多的风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男多女少问题。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家庭劳动力需要因素等,偏男厌女,人为造成男女婚配失调。另一种情况是女孩大量外流问题。大量农村女孩外出打工,或者嫁给外地人,或者嫁入外地富裕村,或者嫁到城市去。再一种情况就是“婚姻挤压”现象。剩男在同一个年龄组无女孩可娶之后,他就会去找下一个年龄组,一年一年往下压;本村本乡无女孩可娶之后,他可能去其他乡村寻娶;平原地区娶不到,他会到山区寻娶;层层递进,向下型挤压,区域型挤压形成“婚姻挤压”现象。

据调查统计,2010年全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8,2012年为117.7,虽然经过努力但下降幅度很小,依然在高位徘徊,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会出现光棍大约3000万。【2】

三是残疾化风险。残疾化风险就是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因工作而导致的身体某部分残疾的风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天然出生形成的残疾人逐年增多。包括视力残疾人、听力言语残疾人、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精神残疾人等几种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外出打工形成的残疾人越来越多。包括视力残疾人、听力言语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智力残疾人与其他残疾人等几种情况。再一种情况是滥用药物也导致残疾化。包括畸形儿童、致聋哑、致失眠、致脑残。

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中国农村残疾人大约6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75%,占农村人口总数的10%左右。【3】

四是文盲化风险。文盲化风险就是因上学太远、学费太贵或读书无用论而变成文化盲人的风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上学距离越来越远,学校越来越少,导致部分儿童无法就近上学而失学。农村教学点大面积缩并,导致中小学学校数量减少,上学距离越来越远。另一种情况是学费生活费越来越高,导致部分青少年弃学而外出打工。部分城镇中小学强调集中住宿、扩大办学规模,导致学生的生活费、住宿费等成本过快过高,不少因此放弃学习而回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再一种情况是认为赚钱重要、读书无用而过早弃学而走入社会。少时不读书,等长大了则错过了读书长知识学技能的黄金时光。

据有关部门调查,流浪失学儿童逐年增多,目前中国流浪儿童已超15万人,这些近似文盲、半文盲的流浪儿童成为新的文盲大军。【4】

五是污染致病化风险。污染致病化风险就是居住地企业污染或外出打工而导致身体疾病的风险。主要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外出打工从事严重污染工作而形成的污染性疾病亦即职业病。如尘肺病、肿瘤、皮肤病、中毒、高原病等。另一种是农村污染企业对居住地农民的污染之疾病。如癌症村、肺病村、妇女不育村、聋哑村、黄牙村等。

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国患有尘肺病农民工大约有600万,实际上能够登记救治的只有10%左右,而病死率高达22.04%,600万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5】

六是农村贫困化风险。贫困化风险就是由于农业劳动力弱化或劳动力素质下降而导致贫困化的风险。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基本设施的陈旧老化导致部分农民贫困化。包括农田水利设施、机耕道路、桥涵桥梁、村庒公共设施等,多年失修,惨不忍睹,无法使用。另一种情况是农业劳动力弱化导致部分农民贫困化。当前,很多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妇女老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劳动力明显弱化。再一种是劳动力素质下降导致部分农民贫困化。由于受读书无用论、重打工轻农工的负面影响,导致农业劳动力素质逐年下降,个别地区十分明显。

据权威部门估计,农村贫困化与返贫困化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计划生育老人的贫困化是当前主流和高风险群体,部分失地农民成为近年来新的贫困人群。

七是人口老龄化风险。老龄化风险就是青壮年外出打工或养老方式变化而产生的风险。主要有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农村老年人越来越多,而青壮年越来越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来的几乎都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导致农村必要的、从事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了,农业产生有名无实。另一种情况是传统养老习惯逐渐弱化,而新的养老模式尚未建立。生儿防老是农村最传统、最信赖的一种传统养老风险,但由于子女外出打工、常年在外、远离父母,赡养扶助成为一句空话。新的养老模式如养老院、农村养老基金等尚未建立,导致农村一些老年人有病无人管的被动局面。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近2亿老年人口中约半数子女不在身边,缺乏精神慰藉依然威胁空巢老人。其中,农村家庭的空巢率已达到45%左右。【6】

三、农村人口风险防范原则与主要对策

(一)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确保人口红线不突破。

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现阶段中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同时坚持宣传倡导、依法行政与利益导向相结合,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坚决杜绝大月份引产。

另一方面,要严格确保人口红线13.9亿不突破。“十二五”期间中国继续实行稳定低生育水平政策,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严格执行,不得突破。

二是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局部性、结构性微调。

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局部性微调的人口政策。缩短或取消二胎生育间隔时间限制;人口计划指标未完成的地区鼓励继续完成;减低收养领养政策门槛。

另一方面,坚持与时俱进,适时进行结构性微调的人口政策。人口稀少的乡村、县市乃至大中城市,可以通过人口转移、迁徙加以协调平衡;男女性别失调可以鼓励或限制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协调平衡;区域性族别不平衡可以通过人口转移、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协调平衡。

(二)主要对策

对策之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全面了解农村人口风险。

一是要全面认识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不动摇是基本原则,但计划生育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人口过多时,可以实现计划性、限制性生育政策,当人口偏少时,则可以实现鼓励性、非计划性生育政策。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适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局部性、结构性微调。

二是要正确认识农村人口风险。农村人口风险是农村人口再生产过程中面临或遭遇的损失、损害或不利事件的可能性、不确定性。农村人口风险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损害性、不确定性、可变性与社会性等特征。要正视农村人口风险的不确定性,绝不能轻视农村人口风险危害性。在一定条件下,农村人口风险可控可防,并非深不可测或者无能为力。

对策之二:切实加强农村人口再生产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口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生育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生育健康率,减少和化解内生型残疾化风险。要加强对农村育龄妇女正确生育健康知识教育,使育龄妇女了解接受正确的生育技术知识,预防和避免残疾化。要扩大乡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覆盖面,使孕妇能够就近检查和及时就医,减少和纠正残疾化。

二是加强外出打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安全知识知晓率,减少和化解残疾化风险。县级劳务管理与安全监督部门要对外出打工者进行经常性安全知识教育,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残疾化风险。县级工青妇机构要在输出地、输入地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和维权培训,使农民工学会和善于维护其合法权益。各级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农民工伤及意外保险业务,增加受伤农民工的经济保障措施。

三是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减少和化解污染致病化风险。要进一步加大对村庄周边污染企业的综合治理力度,要切实加重对村庄周边严重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有效减少和控制污染排放,减少和化解污染致病化风险。要高度重视村庄环境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提高污染危害意识和处理保护意识,建设干净美丽新农村,减少和化解污染致病化风险。

四是要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减少和化解文盲化风险。要进一步重视和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决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要因地制宜地增加相应地教学点,使孩子们能够就近上学读书。要鼓励和倡导读书和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扭转风气,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文化素养,减少和化解文盲化风险。

对策之三: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美丽富饶家园,有效化解留守化风险和婚配失调化风险。

一是要积极创新留守化引导和管理模式,应对和化解留守化风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基本监护制度,创设父母、家庭与社会一体化的监护管理模式,有效弥补基本监护缺失和监护漏洞,减少留守儿童受害风险。要积极建设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妇女与老人信息数据库,共同推进农村留守化群体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要建立综合治理性别比失调长效机制,应对和化解留守化风险。要高度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各地要积极开展“圆梦女孩志愿行动”,促进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平衡,

三是进一步缩减城乡二元差距,积极化解区域人口失调化风险。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减少人口偏向城市流动的单极化风险。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建设城市化的新农村,逐步减少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差距,减少人口偏向城市流动的单极化。要东中西平衡发展,减少西部人口偏向东部流动的单一性风险。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东中西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西部农村经济社会综合水平,提升中西部农村农业生产力吸引力,减少西部人口偏向东部流动的单一性风险。

对策之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养老服务建设步伐,构建农村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农民实际收入,积极化解贫困化风险。要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和收入偏低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其增产增收,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要继续加大中西部片区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要积极创造农民增收的多元化渠道,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二是加快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步伐,积极化解老龄化风险。要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步伐,积极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建立健全公办民办并存、公平竞争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机构。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认真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

三是加强农村老龄化保障一体化建设,积极化解老龄化风险。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要“坚持保障基本”的基本原则,以政府为主导,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对策之五:善于运用群体智慧,多管齐下,共同应对农村人口风险。

一是要善于运用群体智慧。应对、化解农村人口风险必须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让无数个微不足道的“个体”释放潜能与热情,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聚汇看似杂乱无章的个体智慧,形成化解农村人口风险及其危机的一体化群体智慧。

二是要多管齐下,共同应对。应对、化解农村人口风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化解农村人口风险人人有责,政府管理部门、公安司法机关都要重视农村人口风险,通过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共同应对、化解农村人口风险及其危机。

参考文献

【1】魏铭言.农村留守老人已近5000万.新京报.2013年09月21日;常红.留守儿童智障女童易受侵.人民网2013年09月13日.

【2】李欣.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调.中国广播网.2012年05月27日.

【3】程凯.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行政管理改革,2010(7):28-32.

【4】佚名.资料称我国流浪儿已超15万.大众网.2012年11月28日.

【5】潘琦.我国尘肺病农民工超600万 无劳动合同致维权难. 法治周末.2013年02月06日.

【6】佚名.我国近2亿老年人口中约半数子女不在身边.中国之声.2013年09月19日.

 

上一篇: 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下一篇: 转型期农村人口风险表现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