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数据分析类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更新日期:2022-07-01   来源:   浏览次数:8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大数据背景下,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裹挟在滚滚的数据洪流中,它必然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所以培养与大数据背景相对应的数据素养不仅关乎到社会整

 
 大数据背景下,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裹挟在滚滚的数据洪流中,它必然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所以培养与大数据背景相对应的数据素养不仅关乎到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也关乎到人民的日常生活。数据分析类课程以培养具备数据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数据和信息分析能力。因此,为紧扣大数据时代下的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解决好数据素养与课程思政的问题,国内学者和高校承担起了思政建设改革的责任,从三个方面开启了实践创新。
(一)重视顶层设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科学数据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数据素养已成为一种亟待培养的基本能力。沈玖玖指出要加强对学生数据素养的培育,尤其是加强与数据信息密切相关专业的教学,数据分析类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数据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据。因此,高校和学者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数据分析类课程内容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方案,迎合大数据时代人才需求。
在整体布局上注重顶层设计,构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数据素养融入课程思政的培养体系,并出台规范性文件;在理论教学环节注重课程内在逻辑关系,建立专业课程群思政要素网络;在实践环节紧扣行业特点,以数据素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为抓手,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制定了《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成立的数据科学研究院;另外,部分高校等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制定的课程教学大纲都要求工作中融入数据与思政,比如河海大学从课堂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虚拟社区“四课堂”体系,科学借鉴OBE理念,以专业课带动课程思政。
(二)紧密围绕课堂,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全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和同学们利用的最多的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在数据分析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是高校真正提高思政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数据分析的课堂上,教师既要把数据的概念传授清楚,也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否定规律,引导学生事物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的,整体方向趋于上升,但发展过程是曲折的,要有曲折性和前进性的辩证观。另外,各高校通过数据挖掘工具的使用等方法建立数据素养与课程教学设计之间的映射关系,尽可能通过让学生自主动手来实现数据运用和服务能力的培养。例如河南师范大学在《数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在数据库和分析软件使用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在讲述数据库的概念时引入开普勒定律,告诉学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引导学生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最后,通过灵活的方式,实现潜移默化的渗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数据分析类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 数据分析类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