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现状
 
更新日期:2022-07-01   来源:   浏览次数:9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教育信念淡薄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的价值观念,常作为一种无意识或先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随外界环

 
 1 教育信念淡薄
教育信念是积淀于教师心智结构的价值观念,常作为一种无意识或先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体现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随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构建与确认,可帮助教师认识教育价值并理解教育环境,促进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主动筛选和补充,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并丰富其教学实践,还可坚定教师对科研水平和学术高度的追求,并引领教师对世界科技前沿的开拓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功能.但是,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教育信念在教师文化系统中的核心价值作用正在不断弱化,尤其在刚以学生身份从一个校园踏入另一个校园的青年教师群体中更为明显.
1.1 角色转化滞后
随着我国的教育程度不断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大多是具备博士学历、取得一定学术成果但专业性极强的应届毕业生(或博士后).但是,由于没有师范类的教育经历,缺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基本技能等专业课程长久的系统性学习,再加上青年教师自身的心智成熟度参差不齐,对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存在茫然、不适等情况,易使青年教师在入职之初教育情怀缺失,教育热情不高,更无法深刻认识到所肩负的教育使命,最终导致新手教师教育信念的暂时性淡薄.
1.2 职业内涵与价值认识不到位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由此可见,优质的教育活动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前提条件,是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根本保障.然而,由于许多青年教师对实现自身学术科研价值期望极高,迫切希望通过高产的科研成果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常常忽视了“教书”与“育人”、“言传”和“身教”在其职业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而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发展其学术地位,出现对职业内涵与价值的认识错位,造成学术信念与教育信念和师生信念间的失衡,进而削弱其教育信念.
1.3 现实压力较大
新手教师不仅需要快速实现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还需要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与技能、完成科研任务并确立学术方向,以及独自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激烈的同侪竞争,再加之职称晋升、业务考核、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使青年教师的压力不断增加.此外,在当今物质化的社会中,青年教师还有来自婚姻、住房、生养子女、赡养父母等多种生活和经济压力,导致其教育信念不断弱化.
2 教学认同度低
教学认同是指教师基于其现有的教学认知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的认可,并把这种认可内化为自身的教学价值体系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过程,这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信念与教学行为,还从根本上决定了高校的教育质量.然而,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教学认同度偏低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2.1 教学成就感缺失严重
随着高考招生政策的不断改革,许多学生为了能上更好一些的学校会选择专业调剂,即一些他们丝毫不感兴趣的专业,而他们进校后则将心思放在了转专业上或在高年级时提前进行跨专业考研或就业的准备。另外,多元化的社会也使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管理难度加大,导致教师的课堂体验感降低,极易使新手教师认为自己的备课付出与学生的课堂反馈不成正比,成就感消失,产生倦怠心理,教学热情也随之降低,最终将精力转向其他方面.
2.2 教学技能提升的主观能动性较低
由于青年教师在研究生阶段长期专注于研究工作,对教学工作在专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够,缺少对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新手教师在从教之初,对如何有效与学生进行教学沟通、教材的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的掌握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另外,学校对青年教师的课时工作量要求偏高,学院所安排的课程通常是一些新课、难课,使得新手教师不仅要忙于应付工作量需求,还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备课,再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新手教师的教学热情,出现得过且过的教学心态,更不会主动进行教学反思,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最终放弃对自身教学技能提升与教学经验的积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的降低以及与学生互动的减少,对教学的认同感逐渐消失,形成恶性循环.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现状

下一篇: 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