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和经验
 
更新日期:2022-07-01   来源:   浏览次数:10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日本环境教育发展阶段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很长一段时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成就背后留下的却是支离破碎的环境和满目疮痍的生

 
 (一)日本环境教育发展阶段
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很长一段时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成就背后留下的却是支离破碎的环境和满目疮痍的生活。20世纪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 世界八大公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镇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痛骨病事件、日本四日市气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中,有四大公害都来自于日本,熊本县水俣病及新潟第二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富山县痛痛病和日本米糠油事件,严重影响民众生活,引发了反公害运动。反公害运动一开始是以公害地区为中心,后来发展范围扩大到了全国,渐渐引起日本政府关注,诞生了日本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环境教育也渐渐开始萌芽。
第一阶段从公害教育开始。“公害”教育属于环境教育初级阶段,主要根据环境“病症”,对症下药。在严重的公害影响下,民众难以忍受,提出诉讼,发起反公害运动,反公害意识变得十分敏锐,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日本国会于1967年8月制定了《公害对策基本法》来进行应对,接着设立日本中小学公害对策研究会,开始以公害为契机的环境教育。
第二阶段并行开展自然保护教育。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在战后经济发展中过度开采使用,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把自然保护团体作为中心点与其他组织协同合作呈放射状分散出去,展开了大规模“恢复自然”的运动,从而将自然保护运动从局部地区发展为全国性的运动。这样的自然保护思想也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中,通过课堂授课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认识和保护自然。
第三阶段引入环保教育观念和实践。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频繁出现,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联合国于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因此又称为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是讨论当代环境问题的第一次国际会议。 ],1975年于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环境教育国际研讨会[ 会议召开后通过了《贝尔格莱德宪章》,宪章提出“促进全人类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环境教育目标,为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标志着环境教育在国际上正式确立。],这次会议对环境教育产生巨大影响,日本从中学习到了环境教育的概念和实践方法,联系本国实际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以中小学为对象,适应发展特点,对教学大纲中与环境有关的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成立了环境教育研究会为大学环境教育提供支撑。
第四阶段正式确立与推进环境教育。四大公害的惨痛经历,让日本民众和政府对生存环境现状及资源的有限性有了深刻认识。1979年在东京召开的第九届日本环境会议,对推动日本国民积极关注环境问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日本环境厅为了继续保持民众这种良好状态而设立了“环境教育恳谈会”,紧接着发表了《环境教育恳谈会报告》。地方制定了环境教育可行性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环境教育。1993年日本国会颁布了《环境基本法》使环境教育逐步法律化,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二)针对不同主体采取不同环境教育措施
1、学校环境教育
幼儿园主要以体验为主,体验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基础,直接接触环境,提高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小学阶段是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设立学习科目,将杂乱无序的环境保护知识系统化,并且通过现象学习了解本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在实践中让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现状,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高校环境教育有较强的实效性,环境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当代社会要求,紧跟时代面临的问题和变化,着重于专业性人才培养,有独立而完备的环境教育体系。
日本的学校环境教育,无论是科目设置、教材编写,还是师资培养、课外实践活动等都十分完善且有特色,针对不同个体所表现的不同特点合理有效开展环境教育,对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素养有极大作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是日本环境保护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石。
2、企业环境教育
企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生产方式所造成的污染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四大公害的产生就是污染物处理不到位而导致,对民众产生了无法磨灭的伤害。在环境问题不断加深的过程中,让企业认识到自身责任和义务,是日本从一个“公害大国”走向“环保强国”的重要因素。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和经验

下一篇: 日本环境教育发展和经验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