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更新日期:2022-07-04   来源:   浏览次数:12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提高认识,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育人共同体,发挥育人功

 
 1.提高认识,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
课程思政的实施,关键在教师。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形成育人共同体,发挥育人功能。首先,提升专业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正确认识,使其意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教书之外,还有育人,而且,育人比传授专业知识更为重要;其次,提升专业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书育人的能力。专业教师的综合思想素养是保证其育人效果的前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传,一位教导学生积极向上而自己却懈怠不思进取的老师是没有说服力的。专业课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或者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理论,正确解读党的政策方针,走在时代的前沿。
2、通力配合,注重课程思政的参与性以及覆盖面
课程思政意味着高校育人功能不能仅仅依靠思政课堂来进行,而是要发挥所有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真正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并且把育人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和目标。学校的领导、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乃至学校的工勤人员等等,都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通过自己高尚的品格,良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待生活、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榜样的力量。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一位老师、一位领导单凭一己之力就能一蹴而就的,它必须是全员参加、全过程参加、全范围覆盖,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学校的育人能力。同时,还应该注意,“课程思政”不是口号,绝对不能流于形式,它不是做给谁看的,不是应付检查的,而是应该踏踏实实落实下去,并且一以贯之,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发挥作用,靠一蹴而就或是耍花腔都是有悖于“课程思政”初衷的,也达不到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真正目的。
3、潜移默化,挖掘专业课知识点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旅游文化》课程思政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社会道德规范为价值取向,涵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维度的价值标准,以正面的案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理念鼓舞学生,从而将思想价值引领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课程思政”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强求,它不同于思政课堂,它强调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引领和价值判断,不能忽略专业知识而去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是专业课,而不是思政课,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不能走极端,要做到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政治品格及综合素养。所以,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是每个章节、每个知识点都要牵强融入思政教育,而是选择具有内在联系、需要提升和升华的知识点,将思政教育适时融入专业教学。另外,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不同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学生的品德修养、理想信念很难在一次课或者一门课后取得一定效果,而是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沉淀和吸收后才能显现出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下一篇: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