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是界定心理素质以及职业心理素质的前提。其中心理素质是以个体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创造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其中包括认知、个性以及适应性三个方面因素。而职业心理素质(Vocat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作为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素质在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具体化。是指个体从事某一特定职业领域所需具备的认知、感知、记忆、想像、态度、意志、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素质。可以用来衡量个体是否能胜任某项工作,是否具备从事该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国内学者也对职业心理素质开展了研究。张大均等人认为职业心理素质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体的职业意识,其中包括从事该职业所需的价值观、动机以及职业道德等相关因素;另一方面则包含由知识、技能等因素组成的职业技能。曾勇从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认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性格,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以及职业能力五个要素。总的来说,职业心理素质包含两大因素,一是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包含:认知(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二是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包含:思想道德以及职业品质、职业价值观、职业情绪以及职业性格等。有研究者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个体拥有更高的心理弹性,在自我价值和社会支持上得到更多的肯定,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