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更新日期:2022-07-06   来源:   浏览次数:10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也进行着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多重变革,扎实推进新工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也进行着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教学方式的多重变革,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本文对新工科建设提出了笔者的思考与建议。
1引导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了解到,多数学生并不能清晰地说出自己专业与毕业后的职业对应关系以及职业发展,明显体现出对自己专业不够了解,更谈不上大学的学习规划和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在高校学生入学时很有必要对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讲解,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在整个在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分阶段多次进行专业发展教育,不仅专业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更需要企业中具有实际工作经历的工程师的亲临指导答疑,这也是新工科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成长计划和未来职业规划,也有利于形成初步的职业观。
2明确课程与专业的关系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为了应对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高校课程适应这种变革,专业设置也要符合发展逻辑。“中国制造 2025”的战略任务中要达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这就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增加智能化和信息化课程。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明确所开设课程与专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机械类专业课程多,学业任务重,毕业后职业发展方向众多,全面学通显然不可能,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意向职业发展,有重点的进行学习,做到某一方面的卓越,对于大多数的机械类专业本科生更切合实际。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新工科建设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实践能力也有严格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学生参与实践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变通和加强。基于西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学生实践注定要以校内为主,中提到的“三层次、五模块”,机械专业的实践教育培养可以在第二层次开展:除了必要的校内工程实操训练外,选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与工艺课程设计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必备实践能力培养项目,PLC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以及智能制造等选其一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向进行实践教育。合理设置题目,尽量保证每位同学所作设计题目不同,相较于以往传统的课程设计,尽量结合社会需求和企业生产流程进行,可采取诸如上下班制、定期完成等方式组织学生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而且锻炼学生自我规划能力。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下一篇: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