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青年群体面对竞争性生存带来的内心焦虑和风险社会导致的不确定引发的恐忧,情感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因为情感乃是个体生命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个体对现实生活境遇的解读和映射。对此,李泽厚教授提出“情本体”论,指出情感是现代个体在世的最高境界,情是个体生存的本体。“情感乃交感而生,是being-in-the-world(活在世上)的一种具体状况”。在情本体论中,情感即生活,生活即情感,情感首先是实践行为。“情感”在世界之中,而不是在心灵、精神和灵魂中。”
1、情感是个体面对生存境遇的“一种策略”
情感本体论认为情感不是与理性相区分的、低层次的感性经验,而是个体与世界一种本真的原初关系,它首先是一种体验和“在世存有”的方式。情感在世界之中,它是个体对世界的一种见解、一种态度,一种向世界的延伸。
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化倾向普遍,个体凸显自我的同时也从原生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日渐孤独化。而“‘原始关系’给予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一旦人们从整体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也就意味着他必须孑然孤立地应付一个未知的新世界,这个世界与个人相比是强大的具有威胁性的,这时候人便产生无助、孤独和无权利的感觉。”[4]个体所有的情感在一定意义上是由现实境遇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如我们熟悉的情感之一“愤怒”,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把愤怒作为情感的典范,它是“一种对公然报复的痛苦渴望,为的是回应他人对自己或朋友公然且不合理的轻蔑/蔑视。”显然,愤怒不仅仅是一种情绪,它内隐着一种态度、立场与正当性。近代哲学家斯宾诺莎提出了一个更为重要的主张,即情感与其说是感受,不如说是关于世界和自身的“判断”或“思想”。情感是个体于对自身处境的判断,任何一种情绪首先出现都源自个体境遇的转变,进而选择一种参与世界的方式。
现代社会中的青年群体,从“群居”变为“空巢”,从“群体”游离为“个体”,过着独居、独食与独身的无人可依状态。因此,青年群体急需新建社交关系来获得情感的满足和认同。网络社交媒介是青年群体的主要选择,成为新的情感交往场域,因为网络空间的即时性、匿名化、陌生人交互模式符合当下青年的生存需求。其中,陌生人社交软件构筑的陌生感社交网络,是青年群体情感交互模式新的变革,是当下青年群体社交新需求的凸显。陌生社交的匿名性为社交构建安全距离,青年群体可在其中肆意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甚至通过不断演练来调整自身的情感表达,霍尔希克提出“感受规则”:“即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的规范,用以指导个体如何体验、解释和管理自己的情感,包括在特定的情境汇总应该感受何种情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6]如在火爆网络的“夸夸群”和“喷喷群”中,青年们在群落中描述生活细节,如论文写不出来的沮丧、奶茶掉在地上的忧伤等生活场景,以此带动群落情感走向,引发热烈探讨,通过“被夸”或“被喷”获得情感“被关注”的满足感。萨特指出,情感是“对世界魔术般的改变”,也就是说,“情感是有意图地应对“艰难”处境的策略方式,我们选择它们,而且是有目的的选择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