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对中国传统哲学名实观的分析
 
更新日期:2022-07-08   来源:   浏览次数:13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名实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就是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陈伯达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名实问题的争论在于名和实的第

 
 名实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实际上就是西方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陈伯达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名实问题的争论在于“名”和“实”的第一性问题。他提出:“名先于实而存在,还是实先于名而存在,是名决定实还是实决定名。”这表明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唯物论和唯心论之争。
1939年1月,陈伯达撰写了名为《老子的哲学思想》的文章,文章中他认为老子初步发现了唯物论思想。他指出:“中国哲学史上所谓名实问题,在实质上,就是思维与存在之关系的问题。这名实问题,表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发展,也即是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关系的发展,从这问题,我们得以发现: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两个根本不同的路线。”在这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对照并整理出中国哲学中也存在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根本路线。接下来,他认为老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家,已经意识到哲学的基本问题。他认为老子的唯物论思想主要点在于首先提出“名”的问题,而非完整提出“名实”问题,有关“名”大体上是唯物论的,且老子把“名”看成是后于天地产生,亦即“是把概念看成后于存在。”这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分析老子的名实问题后得出的结论。在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上,名属于思维,实属于存在。陈伯达认为老子把名看作后于天地这一存在而产生的。在这一点上,老子坚持了唯物论。陈伯达这种分析方法,恰当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来。
1939年4月,陈伯达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孔子的名实问题,认为孔子也未完整提出“名实”问题。他认为孔子对名实关系问题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孔子在《论语·子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陈伯达引用孔子的见解后解释说:“名是第一,‘事’(事物)是被名所决定,而不是名被‘事’所决定。名实的关系在这里是被倒置的。”他认为孔子在名实问题上的观点是名决定实,因此是唯心主义的。同时,陈伯达在这篇文章中并未全盘否定孔子的名实观。他认为孔子注意到了主观能动性的力量,这是有其一定积极意义的,只不过孔子片面夸大且未将其置于“真理恰当”的地方。陈伯达指出:“‘正名’能给人们在一定的时机上、为一定事业而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他肯定了孔子正名思想在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积极意义,认为有其真理的一方面。
毛泽东看到陈伯达的《孔子的哲学思想》这篇文章后,对这个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毛泽东说:“如果孔子在‘名不正’上面加了一句:‘实不明则名不正’,而孔子要是真正承认实为根本的话,那孔子就不是观念论了。”观念论就是唯心主义,因为这种观点认为“名”决定“实”。不过,毛泽东也认为孔子唯心主义的“正名”理论有合理的因素。他说:“观念论哲学有一个长处,就是强调主观能动性,孔子正是这样,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拥护。机械唯物论不能克服观念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忽视主观能动性。我们对孔子的这方面的长处应该说到。”毛泽东认为孔子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但也有其长处与优点,强调主观能动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优点。机械唯物主义从根本上是唯物主义的,胜过唯心主义,但是忽视了主观能动性,所以无法克服和战胜唯心主义的主观能动性。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对中国传统哲学名实观的分析

下一篇: 对中国传统哲学名实观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