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哲学 » 正文
生命体验的创造性审美化构建
 
更新日期:2022-07-08   来源:   浏览次数:25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对生命体验内涵的延伸通常,讨论动画的创作起源,需提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他认为,世界源于存在,而作为存在者的人,究其存在的意义,则为能够超

 
 (一)对生命体验内涵的延伸
通常,讨论动画的创作起源,需提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他认为,世界源于存在,而作为“存在者”的人,究其存在的意义,则为能够超越本身而存在,即为寻找“能在”以外的“此在”可能性。而动画是能够赋予无生命物体以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动画中的角色不仅为“人”,还可为动物、植物以及一切没有生命或是不客观存在的对象。人们将对生命体验的渴望,表达为对不同生命角色的塑造,从而完成对人类“此在”的探索。由此可见,动画艺术创作以承认人类存在的有限性为开端,构建起人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的新的逻辑关系。
在皮克斯以往的作品中,这种生命体验的创造性构建俯拾皆是。从第一部三维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的“玩具”角色设定,到《头脑特工队》中“情绪小人”的角色设定,皮克斯总能挖掘到被人类忽视的潜在的生命体验需求。这一次,皮克斯选择了海怪作为主角,片中塑造的灵动可爱的海怪形象与观众心目中神秘恐怖的海怪印象形成鲜明反差,观众的观影兴趣被瞬间点燃。动画里的角色能够通过鲜明的、坚定的、漫画式的塑造表达人类的情绪。随着剧情的逐步展开,小海怪卢卡和小海怪阿尔贝托两个个性迥然的角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影片生动的情绪表现和深入的个性刻画将观众代入其中。从小被父母叮嘱人类很危险的卢卡,每每看见人类捕鱼掉落在海里的物件都兴致盎然。对外面世界心生向往却又夹杂恐惧,纠结徘徊的心理与我们年少时的懵懂和青春期的躁动如出一辙。当卢卡第一次误出海面变身人形,与同为海怪却有着老道出海经验的阿尔贝托相识,两个少年一见如故,胆小羞涩的卢卡在热情开朗的阿尔贝托的鼓励和带领下,一起组装车、跳悬崖,肆意玩耍,纵情幻想,释放自我。或许,每个观众的童年里都有一个“阿尔贝托”,又或每个观众都曾是迷惑的“卢卡”。影片将少年梦想和真挚友谊赋予海怪这一虚构的角色中,观众透过骇状殊形的角色外表,接受到似曾相识的心理信号,促成情感上的同频共振,从而完成新奇而又审美化的生命体验。

(二)对生命体验形式的丰富
动画对生命体验的创造性构建不仅体现在为生命体验内涵的延伸,还体现为生命体验形式的丰富。相较于对物质世界复制还原的电影艺术而言,动画艺术的虚构及夸张让其看起来与真实无关。然,动画的真实是基于知觉体验的真实。我们所见的世界是思维的产物,是我们每个人在多年的实践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而我们的心灵把眼睛看到的‘色觉’编织成知觉,成为自觉描绘世界的要素。因此,这个世界基于经验、基于知识。用格式塔心理学阐释,认知的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意识将来源于身体感官的知觉进行组织加工得来的结果。由此可见,动画并非以还原客观世界的表象为目的,而旨在还原人类内核的精神世界。
而皮克斯的动画最大魅力正是在于构筑独特世界观支撑的动画空间。在《疯狂动画城》里,现实世界族群之间的文化差异被置换成动物群体之间的观念冲突;《头脑特工队》中,主人公莱利的五种基本情绪被人格化成五名个性角色,而莱利的一段段核心记忆被物化成一座座个性岛屿。这一次,皮克斯表现的是互相敌视的海怪世界与人类世界的隔阂与偏见。电影开篇为人类捕鱼场景的现实性设定,由此增加影片空间叙事的可信度。继而展现奇形怪状的海怪角色和变幻莫测的深海环境,将观众带入一个神秘而又新奇的世界。当审美的真实感觉被唤起,初级阅读则成为二级阅读的桥梁和通道,观众不由自主地沿着这个通道向作品的内核认同,从真实的桥梁走进超越真实的王国,满足着接受者对理想世界的憧憬。而该片中观众进入陌生海怪世界的通道则为基于现实认知特性的社会体系和生活方式。譬如卢卡家族的家庭关系的呈现,严厉管教卢卡的母亲与宠爱偏袒卢卡的祖母,和人类家庭关系异曲同工。而卢卡每天的工作便是拿着棒子放鱼吃草,这种将人类现实世界与动画虚构世界生产方式的嫁接设计,在令人逗笑之余,也有效地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空间的心理距离。而影片的真实感和认同感即是在现实逻辑与虚构故事交相辉映的动态平衡中达成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生命体验的创造性审美化构建

下一篇: 生命体验的创造性审美化构建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