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生态伦理转型的合理路径
 
更新日期:2022-07-12   来源:   浏览次数:6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般说来,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下,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的统治之下,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才也没有勇气的,他们

 
 “一般说来, 人们在一种自由的统治下, 是坦率的、忠诚的、勤奋的、人道的;在一种专制的统治之下, 则是卑鄙的、欺诈的、恶劣的、没有天才也没有勇气的, 他们性格上的这种区别, 乃是两种统治之下所受教育不同的结果。”
爱尔维修主张道德观念的产生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要实现对道德行为的科学引导,完善道德教育是必由之路。高校道德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中的必要内容,一直以来牢牢的把握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规范的高校道德教育内容是现代青年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着积极的价值观文化,引导着青年践行道德行为。因为个体意识的自由,现代青年的道德行为规范问题面临着重大挑战。这些困境的解决需要对公民道德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青年作为其中的主干力量,首当其冲需要道德教育的引导。
无论从道德动机的逻辑出发还是从对引导青年更加适应现代需求的立场出发,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态伦理学转型都是势在必行的,而完善这一转型的合理路径需要两方面的努力。
要想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的生态伦理学转型,首先要从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粹中汲取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青年学子对道德行为的生态转型的逻辑认识。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包含了对“天”与“人”的理解,在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下,孔子眼中的“天”既是自然天,也是主宰天,虽然在后期,孟子和荀子开始找寻到人的一些能动特性,但是在先秦儒家的概念中,“天”仍是不可以战胜的存在,人是“明天道而诚”者,人可以认识天,却不可以改造天。到了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吸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将“天”进行了人格化,将“天”与“人”相类,认为“天人”之间存在着感应,具有相似的道德意识能力,人在做天在看,人作出出格的事情后,天必治之。这与我们后世提出“不要挑战自然,不要低估自然的每一次报复”相类似。在儒家精神的视域中,要达到“天人合一”需要的是做到“诚”、“德”、“灭人欲”。
老庄的“天人合一”有些许的不同,他们口中的“天”指的是自然天,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五章》)是说天是公平的,或者说是自然的,他不会选择一个人或者选择一种行为进行惩罚,对天来说,万事万物都是没有区别的,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天地不管你是谁,有过怎样的道德行为或身份地位。在对待如何实现“天人合一”问题上,老庄主张要将自然复归于自然,将人复归于人,达到逍遥游的境界,从而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生态伦理转型的合理路径

下一篇: 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生态伦理转型的合理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